共享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在如今的智能網聯時代,居民出行已經突破單純的交通范疇,汽車也已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交通工具,隨著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出行方式和交通體系的變革明顯加速。[詳情]
昨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太力公司達成最終協議,收購太力公司的全部業務和資產。此項交易已獲得包括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在內的所有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太力公司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該公司一直專注于飛行汽車的設計與制造,并已有多項影響世界的科研成果。[詳情]
三季度,特斯拉消耗了14.2億美元(二季度為11.6億美元),相當于每天燒掉1600萬美元。特斯拉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特斯拉營收29.85億美元,同比增長30%。但凈虧損卻高達6.71億美元,不僅由去年同期的盈利2218萬美元轉為虧損,還成了自成立虧損最大的一個季度,大大超出此前華爾街預測的5.31億美元。[詳情]
為了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國家相關部門向符合要求的15家企業核發了新建純電動車生產資質,當中包括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等15家企業。[詳情]
?11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為29.8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2.98億美元增長30%;公司凈虧損為6.71億美元,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6.19億美元,每股虧損為3.70美元,這一業績不及去年同期。[詳情]
?滴滴正為下一個五年做出前瞻布局。[詳情]
繼被傳接盤觀致、收購奇瑞后,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寶能集團,似乎與汽車圈的交集越來越大。[詳情]
據外媒報道,寶馬集團希望借助風力渦輪機和回收利用的電池來驅動負責生產i3電動車的機械,以提高生產鏈的環保性。[詳情]
據外媒報道,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汽車部門Waymo的執行長約翰·克拉夫西克(JohnKrafcik)表示,該部門將放棄開發在危險場景下讓駕駛員接手操控汽車的功能,因為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容易讓駕駛員分心,根本沒有準備好接手駕駛汽車。[詳情]
10月30日香港科技大學30日宣布,該校機器人研究所的師生研發了香港首部擁有多項創新功能的無人車。[詳情]
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發展趨勢的情況下,眾炎汽車廠商陸續宣傳進入電氣化階段的時間表。[詳情]
據美國媒體10月26日報道,谷歌旗下Waymo公司計劃在美國密歇根州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的表現,是否能應對冰雪路面等惡劣環境。[詳情]
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落成揭幕,這是寶馬集團在德國之外第一家、全球第三家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也是中國首家由豪華汽車制造商建立的動力電池中心。[詳情]
特斯拉進入中國經過諸多波折,從商標被搶注,到落地建廠面臨政策限制——此前未有外企汽車企業在中國獨資建廠先列,但是面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從未放棄。[詳情]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尤其在雙積分政策已經公布的當下。但是,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同時不應該全盤否定傳統內燃機的貢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