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機器人大會國際頂尖機器人領域專家精彩觀點集錦(一)
2019年8月21日,在世界機器人大會如火如荼的5周年現場,智匯工業等媒體對諸位國際頂尖級的機器人領域專家進行 了采訪。本文分享了來自以色列、美國、意大利部分專家的精彩觀點。
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現場
以色列手術機器人的挑戰
在談到病人需要克服很大的心里障礙接受手術機器人的醫治,在推行過程中,會有難以想象的壁壘與挑戰的問題時,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生物醫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Ilana Nisky女士首先強調:在美國,80%的外科手術的輔助手術是由機器人來操作,機器人在這個過程中是作為一個工具存在,并舉了微創手術治療男性前列腺與肺部腫瘤的兩個精彩的案例。不用開膛破肚,使病患傷害疼痛降到最低。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生物醫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Ilana Nisky女士
Ilana Nisky女士談到:手術機器人的發展,真正的挑戰不是在科學領域,而是在文化認知,在立法層面能否通過,手術機器人由誰來監管負責。從科學層面來講,我們只是希望機器人用多種渠道提供復雜的信息,協助手術能夠順利成功進行,有了更多的成功治療,病患了解之后,我們就能夠用手術成果來說服更多的病患使用這項先進技術。
關于中美之間機器人方向的合作
在談到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在中國是否有計劃設立機器人方向的聯合學術機構時,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秘書長ThomasCostabile先生表示非常愿意與中國各個學術機構進行合作。“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自1988年成立以來,就是為了全球性發展。我們邀請全球的學術專家代表來共同推進全球合作。在未來,如果中美貿易局勢有所改變的話,我相信這方面的學術活動會更多,也會有更積極的成果出來。” Thomas Costabile先生如是說。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秘書長ThomasCostabile先生(中間)一行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將在中國進行調研,關于中美之間機器人方向的合作,美國工程師協會也提交了許多論文,相信一定會擴大機器人方向的學術交流并推動中美關于機器人方向的深度合作。
意大利對中國機器人方向的可能投資計劃
意大利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主席Rezia Molfino女士在談到意大利對中國機器人方向的可能投資計劃時,分析到:“中國在工業方面的發展非常迅猛,尤其在知識產權專利保護方面也有了巨大進步,對教育的投資,對于工業發展的力度也在不斷發展壯大。”
意大利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主席Rezia Molfino女士
Rezia Molfino女士提到,盡管中意具有文化差異,但是通過更多思想的上碰撞和融合,相信意大利大眾機器人產業及新型科技產業會在中國得到長足發展。比如在籌措資金方面,在技術創新方面,相信中意可以加強合作。
機器人領域的教育創新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主席(IFRR)Oussamakhatib先生,在談到斯坦福大學在機器人教育機制方向的創新時,指出:“機器人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需要設計,需要制造,需要安裝傳感器,還有相應的計劃和控制、編程等,所以是多學科的結合,才能讓機器人完成既定任務。所以課程的計劃涉及面很廣,會涉及工程、醫學、神經科學、社會學、倫理學甚至是藝術。機器人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專門研究其中某一個方向,但是其它方面的背景知識都需要了解和涉獵。”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國際機器人研究基金會主席(IFRR)Oussamakhatib先生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