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國家相關部門向符合要求的15家企業核發了新建純電動車生產資質,當中包括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等15家企業。而頗受關注的互聯網造車企業雖然沒能獲得資質,卻仍舊虎視眈眈,通過與傳統汽車企業合作的方式,盡快推動產品落地生產。
雖然沒有獲得純電動車的生產資質,但是并沒有影響蔚來汽車的量產化節奏。實際上,蔚來汽車一開始就計劃以代工的形式進行量產,因此早在2016年就與江淮簽訂了代工合同,近日,據悉蔚來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ES8將于今年12月中旬上市,這是互聯網造車企業真正實現市場化的首款產品。
同樣選擇代工模式的還有小鵬汽車,該公司牽手海馬汽車(5.200,0.00,0.00%),不但第一款量產車已于近日下線,而且該車已經登上了工信部的產品目錄,目前正在申請進入各個地方的新能源補貼目錄。
威馬汽車的造車背景雖然不是互聯網企業,但卻是產品量產化進程即將落地的企業,該公司的第一款量產車正在進行耐久性測試,位于溫州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建設也進入了尾聲,對目前的威馬汽車來說,急缺一張“準生證”。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