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近年來飛速發展,相關的加工設備企業也同步研發出新型的設備。例如,粉碎設備企業根據物料的不同特性,采用多項技術研發而成的超微粉碎機設備,使物料在短短時間內達到用戶想要的粉碎效果,同時大大提升了中藥材等物料的利用率。[詳情]
辣椒色素全產業鏈聯盟昨天在新疆博湖成立,立志推動辣椒色素產業加快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各類食品機械設備的助力。像農機設備加快原材料生產;萃取、分離設備讓辣椒紅素加速分離……[詳情]
據悉,新組建的山西省醫療保障局出臺醫保惠民新政——11月15日起,山西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門診大額疾病用藥管理,切實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詳情]
我國中藥行業內迎來第一個以“質量等級”區分藥材飲片“商品規格”的標準,即《西紅花質量等級》團體標準(T/CATCM002-2018)日前在北京公布。業內表示,這對于中藥產業良性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詳情]
根據2018《中國健康產業藍皮書》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醫藥工業整體經濟運行平穩,并延續了2017年的快速增長勢頭,在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出口交貨值等方面都表現良好。“十三五”初期,我國醫藥工業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產業升級的陣痛后,無論是主營業務收入還是利潤總額較過去兩年都有顯著提高,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提升。[詳情]
我國的中藥飲片行業近十年來實現了高速增長,市場規模已從2007年的24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近2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達26%,領跑醫藥工業。然而隨著市場潛力的增大,中藥飲片產品假冒偽劣、魚龍混雜情況頻發,亟待嚴格監管和整治。[詳情]
在此背景下,國內出臺的眾多政策都對醫藥企業產生利好的影響。但同時,不少藥品安全隱患事件頻頻發生,使得監管部門以及人們對于藥品的安全性問題加大了重視,醫藥企業的生產監督管理方面壓力也逐漸增大。[詳情]
2018年已進入倒數階段,這一年,中國制藥裝備行業又取得了新的進步。不僅制藥裝備的技術水平逐漸接軌國際,很多企業也在技術、市場兩手抓。而從近期幾場大型制藥裝備展會的舉辦情況來看,國內制藥裝備企業以及產品都有一些亮點可尋。[詳情]
醫藥行業今年的三季報基本已經公布,藥企們喜憂參半。按Wind分類,75家三板創新層醫藥公司發布三季報,其中14家公司三季報虧損,61家公司三季報盈利,盈利公司占比約81%。[詳情]
我國的中藥飲片行業近十年來實現了高速增長,市場規模已從2007年的242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近200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達26%,領跑醫藥工業。然而隨著市場潛力的增大,中藥飲片產品假冒偽劣、魚龍混雜情況頻發,亟待嚴格監管和整治。[詳情]
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制藥行業發展報告(2018)》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制藥工業總體平穩健康發展。規模以上的制藥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8萬億元,同比增長12.24%。并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制藥工業整體躍升時期。業內表示,制藥工業在發展的同時,與其相關的制藥機械設備行業也在迅速成長。[詳情]
中醫藥是我國的瑰寶,屠呦呦獲獎更是向世界證明了中醫藥的價值,成為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標志。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共簽署86個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協議……可以說,中醫藥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而中醫藥企業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同樣面臨著如何突破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挑戰。[詳情]
我國一系列疫苗突發事件,暴露出了疫苗行業在生產以及監管方面存在漏洞和制度缺陷,同時也造成人們對接種疫苗尤其是國產疫苗信心不足的情況。為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并將疫苗管理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11月11日晚間,國家市場監管局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疫苗意見稿》)掛網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8年11月25日。 [詳情]
時光飛逝,2018年即將走向末尾,這一年里醫藥行業不少企業的高管都發生了人事變動,并且還在繼續調整。筆者根據不完全統計,僅11月份至今就有海正藥業、科倫藥業等5家藥企的高管離職,其中理由包括年齡、身體原因、自身工作原因、個人原因等。[詳情]
2016年以來,中藥飲片的質量公告是各級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發布的重點內容。而為了進一步加強中藥飲片監督管理,提高中藥飲片質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時間為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