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到2018年,我國改革開放已經經歷了40個年頭,通過40周年的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我國在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制藥機械設備行業在這40周年的改革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突破。[詳情]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以及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如今無論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還是德國的“工業4.0”,無論是制藥工業的制造理念、模式還是驅動力,都在發生顛覆與重構。[詳情]
?近年來,隨著兒童健康愈來愈受關注,醫療投入加大,以及系列鼓勵兒童藥創新研發政策的支持,業內認為,兒童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已經迎來良好時代。預計到2020年,兒童大健康產品市場規模或達2000多億元。在此背景下,我國一批兒童制藥企業積極布局,試圖搶占市場高地。[詳情]
全球智能手機制造商——韓國三星公司終于接受了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的事實,關停深圳工廠7個月后,年產3600萬臺手機的天津工廠也將于今年12月31日正式停產。業內將其歸結為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并表示,三星受華為、vivo等中國企業的影響,在中國的手機銷售持續下滑。[詳情]
?藥品生產所需的物料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所以物料供應商管理是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的源頭之一,應該嚴格按照藥品GMP要求進行管理。然而據業內反映,物料供應商管理一直是眾多制藥企業的薄弱環節。[詳情]
近年中藥飲片加工行業收入及利潤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數據顯示,2017年,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7%,達到2,165.3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1%,達到153.4億元,增速均高于中成藥。自2004年以來,中藥飲片行業整體年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預計到2020年市場需求將超過3500億元。[詳情]
我國隨著老齡化程度的逐漸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醫藥行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據《2019年醫藥行業發展報告》相關數據預測,2019年醫藥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達到8%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15%,達到27830億元左右。[詳情]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藥工業總產值約 9000 億元,約占我國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的 1/3,并帶動形成約 2.5 萬億元規模的中藥大健康產業。在此背景下,與中藥生產相關的中藥機械設備行業也迎來良好的發展契機。[詳情]
中藥行業某企業就過期蜂蜜一事作出回應:涉嫌違規產品已經全部封存,向所有消費者鄭重致歉。不少網友評論表示,“該罰就罰,要重罰,使勁的重罰!”[詳情]
藏藥是吸收、融合中醫藥學、印度醫藥學和大食醫藥學等理論的基礎上,通過長期實踐所形成的醫藥體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我國較為完整、并具有影響力的民族藥之一。據悉,目前藏藥的炮制已經從“作坊”轉移到現代化的實驗室,正向科學化、規模化和標準化邁進。在青海省藏醫院內的制劑室里,生化培養箱、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現代化的藥品檢驗設備近在眼前,這也是在藏醫藥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詳情]
商務部發布的《2017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零售藥店453738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5409家,下轄門店229224家,零售單體藥店224514家,其中,中小連鎖的門店數約占70%左右。[詳情]
“保守派”顧名思義就是“保守”“創新不高”的一批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這些企業一般面臨著產品老化、新品不振、競爭力不強、科技水平不高,且耗能大、效率低、技術革新動力不足等問題。[詳情]
根據業內數據統計,截止于11月15日,醫藥板塊所有上市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4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3.20%,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22.10%。隨著新版醫保目錄逐漸落地,以及受帶量采購、兩票制等因素的影響,業內預計,2019年國內醫藥行業或將繼續維持良好發展,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詳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北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會上消息,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后的國際單位制。[詳情]
2018年12月8日,長沙舉行“十行狀元、百優工匠”表彰大會。楚天科技六名員工成功獲評,被授予長沙市“十行狀元”榮譽的員工還向長沙全體職工發出倡議書,倡議產業工人弘揚工匠精神、立足崗位成才、投身技能報國。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