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過去,堅持造車夢的董明珠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這次是以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4月6日,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最新股權結構被曝光。[詳情]
近日,北汽、長安、長城等多家國產汽車品牌相繼發布了2016年業績報告,從報告來看,智能化和電動化已成未來汽車市場新增長點。[詳情]
在數據爆炸時代,科技將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無人駕駛領域,因其具有智能化出行緩解交通擁堵、減少過失性事故等優勢,被認為擁有巨大前景。[詳情]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談“中國制造2025”,強調智能制造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詳情]
2015年初,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的小型易駕SUV瑞風S3月銷量突破20000輛,可謂為2014年國內自主品牌車不景氣的市場注入了一股強心劑。[詳情]
憶往昔,很多美國人在15歲時可能會將車輛開到荒僻的公路上,練習駕駛技術。或許在不久后,上述情況將成為歷史:我們正在加速推動無人駕駛車輛時代的到來。[詳情]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一直以來是廉價以及低質量的代名詞,就連許多中國消費者購買車輛時也會首先剔除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而選購自主品牌汽車的消費者大多是因為資金不充裕,資金較為充裕的消費者會選擇合資車甚至是進口車。[詳情]
3月23日,車企齊聚一堂,集體向中汽協“告狀”,要求解決新能源汽車“3萬公里”一刀切政策。3月27日,傳言中的消息正式落地。[詳情]
近30年來,隨著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以中國和拉美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成為過剩生產能力追逐的對象。這些跨國企業在進入中國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海外供應商,同時也開發了大量的中國本土供應商。[詳情]
近日,IT巨頭英特爾宣布將以1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駕駛輔助系統開發商Mobileye。英特爾CEO在收購Mobileye后表示,2020年到2021年就會有自動駕駛的車型實現,自動駕駛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就將真正發生。[詳情]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產業支持政策,表明了我國政府以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堅定決心,也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動力。[詳情]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3月11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稱,新能源汽車準入條件要求企業必須掌握全套的開發技術和制造技術,這個要求不只是針對外資企業,更不是強制要求外資企業把技術轉讓到中國來。“我們對內外資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苗圩說。[詳情]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國內乘用車銷售在2017年開局走勢偏弱,主要是受2016年年末車市超強增長帶來的透支效應時間偏長影響。[詳情]
前有陸奇掛帥,成立專門的智能駕駛事業群組,后被曝1億美元投資蔚來汽車,上周百度可謂“重磅”不斷![詳情]
外媒3月1日報道,全球電動汽車產業似乎處于轉折點上。根據某證券公司的看法,電動汽車領域的重大變革正在進行,預計到2031年,全球不斷增長的電動汽車將會大幅緩解汽油燃料需求。[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