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過去,堅持造車夢的董明珠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這次是以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4月6日,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最新股權結構被曝光。董明珠對珠海銀隆的出資份額已經增至1.93億元,持股份額達17.46%,成為了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今年2月24日,因格力電器就與珠海銀隆簽訂一年200億元關聯交易,董明珠對珠海銀隆持股比例從12月底的7.46%漲至10%,從第五大股東躍至銀隆二當家。董明珠一改以往高調作風,開始扮演戰略投資者的角色,用實際行動去證明其對做新能源汽車的決心。
自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告吹之后,董明珠表示,決定投資珠海銀隆是希望支持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愿意拿她所有的資產投入到珠海銀隆。換句話說,年過60的她愿意用全部身家去推動格力走汽車工業。董明珠帶領格力投資珠海銀隆并不僅僅是因為新能源的火爆,更多的還是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空調產業升級的停滯不前,董明珠認為這個推動格力繼續邁步的下一個增長點是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認為,空調業作為固有產業,在智能化結構調整上的突破很難,但是仍然需要結構升級。
有分析人士認為:相比于其他家電,空調在走智能化的創新時似乎遇到了思路瓶頸,但空調企業掌握著先進的工業技術,如何在空調智能化思路停滯在語音交互層面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其增長,便是將其技術和工業水平用在一個新的領域。董明珠選擇了在汽車工業領域發揮格力的優勢,并非放棄空調事業。相反,珠海銀隆的電池技術和格力空調的電控技術恰好互補:珠海銀隆在去年從格力電器采購了19.33億元的智能裝備和30.49億元的工業制品,而董明珠用實際行動在空調行業上演了一場“工業革命”,空調或許會借助儲能和電池技術改變以往插電模式。
從董明珠股東會上發飆收購銀隆失敗、集團離職、野蠻人兵臨格力電器城下、拉首富王健林入股、成為銀隆二把手,外界對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見和低估,她對珠海銀隆一事的布局很明確。業內人士認為,發現機會便牢牢抓住,壓上全部身家,這不是孤注一擲,也不是一個女人與外界斗氣,而是一個企業家的眼光。
董明珠曾表示,新能源是未來之對中國制造強國之夢的一條必經之路。據了解,在新能源產業覆蓋范圍上,珠海銀隆主事鈦酸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和配套充電設施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不過,外界的質疑多來自珠海銀隆的市場地位和履約能力一般,“配不上”格力。
在汽車產業投資回報上被指“門不當戶不對”的還有京東方(BOE)和其旗下精電國際。精電被指與京東方不匹配是由于其兩大核心業務中,汽車顯示屏業務持續下滑,這是由于2016年上半年全球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屏(TFT)產能過剩競爭激烈,TFT面板及模組平均價格下滑,客戶加速轉向TFT,業務占比最大的單色汽車顯示屏需求減少,價格下壓,利潤空間收窄。另外其產品技術升級無法跟進,競爭力不斷減弱,市場份額漸漸縮小。
業內人士分析稱,當外界認為京東方和精電門不當戶不對時,京東方的困境在于其作為全球TFT顯示屏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產能充足,但是客戶資源缺乏;精電正好是有全球渠道和客戶資源,且在全球LCD領域擁有25%的市場份額。因此2016年上半年,京東方收購主營車載顯示屏的精電國際有限公司,吸收其優勢平臺資源,加速實施車載顯示事業全球戰略布局。
據了解,精電國際擁有覆蓋北美、歐洲、亞洲等全球營銷服務體系,為奔馳、寶馬、大眾、福特等汽車品牌提供產品與服務。HIS曾預測稱車載液晶顯示器2016年出貨量達到1.168億臺套,而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全球車載顯示市場預計至2018年將保持15%復合增長率。
根據精電國際2016年財報顯示,京東方將為精電提供高代數生產設施和研究開發技術的支援,加大TFT模組產能開發。2月20日精電發布公告稱,以人民幣約6796萬港幣現金收購成都京東方汽車TFT模組制造分部。對于京東方而言,通過收購精電,車載產品已順利供貨歐洲頂尖車載系統企業,成功進軍海外市場,其“汽車事業部”的事業正在逐步攀升。
市場研究公司SBD預測,5年內全球智慧車聯市場規模將達390億歐元。至2018年,車聯網服務、車載通信、智能車聯硬件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245億、40億和69億歐元。
近日,隨著特斯拉超越通用汽車成為全美第一汽車股之后,外界更傳汽車電動化革命已至。而董明珠則用實際行動在空調行業上演了一場“汽車工業革命”。隨著政策和環保的壓力不斷增加,全球都在尋找清潔的能源代替燃油機。自2015年起,中國便取代美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第一大市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工業2025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也越來越承載著繼手機之后最大的移動智能終端,是環保+智能的重要體現,并且是走向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交通的必經之路。
格力和京東方由于所處的領域不同,兩者介入汽車產業的方式也不同,董明珠將汽車產業的賭注押在珠海銀隆的電池和儲能技術上,實際上也在等待技術的成熟來實現空調業的未來技術變革;而京東方則以一張屏輕松打入車載系統,推動汽車產業布局。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