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多個部門在短時間內都著重提及新能源汽車,這是不是意味著政策趨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又將迎來新一輪嚴打?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詳情]
如果說過去發展新能源車只是車企為將來做準備的話,現在已經快進入“倒計時”階段了。隨著雙積分制的推動,再加上新能源車合資門檻放寬,推動新能源車戰略已經成為國內各大車企的必要選擇。預計,將來純電動合資車企也將有可能成為新趨勢。[詳情]
業內專家紛紛表示,《意見》的發布意味著天然氣在中國將迎來新的“黃金十年”,作為清潔能源汽車之一的天然氣汽車的發展也將迎來政策利好。[詳情]
善弈者謀局,不善弈者謀子。董明珠造車,本質上與李書福、王傳福造車等沒有兩樣,都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謀一己之局,然而接下來要介紹的一個神秘企業卻志在謀行業大局。[詳情]
此次《通知》共包括109家新能源客車企業,其中,涉及100輛以上車型公告被暫停的企業多達7家。從《通知》內容來看,這些客車企業如果不能按時補交《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檢測報告,那么2380款新能源客車將無法進行銷售。[詳情]
當下,我國純電動客車動力系統驅動方式主要分為集中式驅動和分散式驅動兩大類。目前國內客車市場以集中式驅動為主,輪邊驅動及輪轂驅動這兩種分散式驅動形式也在逐步推向市場之中。[詳情]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社交軟件Twitter中寫道:“Model 3的第一臺商品車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周完成,周五就能生產出來。” 馬斯克還稱,預計第一臺商品車的交付日期為7月28日,今年年底Model 3的產能將達到2萬臺。[詳情]
日前,宇通客車收到2016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款的消息給業界注入了強心劑,這表明其他通過審核的企業也將很快會有好消息。有網友用“天降甘霖”來評論此事,不過細細想來,筆者要來給大家潑潑冷水了。[詳情]
英媒稱,中國正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但對一些企業來說,這股淘金潮尚未開始就結束了,因為政府將逐步取消補貼。[詳情]
前不久,“2017國際年度發動機大獎”評選結果揭曉,不過,當時就有不少朋友跳出來質疑——你們真的確定這個榜單更新了嗎?因為如果不仔細看,我們幾乎看不去這份榜單與去年有多少差別……[詳情]
日前,中機車輛技術服務中心在其官網上發布《關于暫停<公告>內部分車型的通知》(以下簡稱中機中心《通知》),2380款新能源客車因未提交《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檢測報告,擬在第297批《公告》中予以暫停。[詳情]
新能源汽車區別于傳統車最核心的技術是“三電”,包括電驅動,電池,電控。[詳情]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有18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發布增持計劃或進行增持,增持及擬增持數量合計1.01億股,市值達11.66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長期看好,獲重要股東增持在情理之中。[詳情]
得益于政策支持我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國。同時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均得到有效帶動,其中一個具體表現便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激增強力帶動了動力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國。[詳情]
下面是前一段時間和一些企業及投資機構交流時我們關于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些看法,現簡單整理,與大家共享。[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