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改委印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加快推進天然氣在城鎮燃氣、工業燃料、燃氣發電、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大規模高效科學利用,產業上中下游協調發展,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顯著提升。
因此,業內專家紛紛表示,《意見》的發布意味著天然氣在中國將迎來新的“黃金十年”,作為清潔能源汽車之一的天然氣汽車的發展也將迎來政策利好。
《意見》推動天然氣汽車全面發展
《意見》總體目標中提出,逐步將天然氣培育成為我國現代清潔能源體系的主體能源之一,到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力爭達到10%左右,地下儲氣庫形成有效工作氣量148億立方米。
“目前天然氣汽車發動機在解決高熱負壓及潤滑性方面需要提升。”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佟德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天然氣加注站建設的問題將會成為未來的重點,由于我國天然氣加氣站數量較少,天然氣汽車也只能在有限范圍內行駛。近些年天然氣汽車的發展在政策上并未能夠像純電動汽車那般受矚目,發展始終稍顯遜色。
“我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在節能減排方面,只有天然氣汽車是最靠譜的。”商用車專家楊再舜指出,天然氣汽車排放的顆粒物較少,優于柴油車,且國六階段更清潔,其經濟性使當下美歐等汽車發達國家都將天然氣汽車作為最清潔能源車輛使用。
在楊再舜看來,天然氣汽車是對能源的高效利用,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其排放尾氣中NMHC(非甲烷碳氫)的含量可下降70%,CO可下降50%,PM可減少90%以上,且無鉛、苯等有毒物質。而在后處理方面,天然氣汽車無需價格高昂的SCR系統,比柴油車更容易達到國五和未來的國六排放要求。
此次,《意見》從多方面支持天然氣汽車的發展,可謂是予以了高度重視。《意見》指出,加快天然氣車船發展。天然氣汽車重點發展公交出租、長途重卡,以及環衛、場區、港區、景點等作業和擺渡車輛等。在京津冀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加快推廣重型天然氣(LNG)汽車代替重型柴油車。
此外,《意見》還明確提出加快加氣(注)站建設。在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沿線、礦區、物流集中區、旅游區、公路客運中心等地,鼓勵發展 CNG 加氣站、LNG 加氣站、CNG/LNG 兩用站、油氣合建站、油氣電合建站等。另外,充分利用現有公交站場內或周邊符合規劃的用地建設加氣(注)站,支持具備場地等條件的加油站增加加氣功能,鼓勵有條件的交通運輸企業建設自備加氣站。
劍指天然氣發動機技術升級
技術永遠是天然氣汽車發展的核心動力。因此,天然氣發動機唯有技術先行,才能贏得未來。對此,《意見》劍指天然氣汽車的技術創新,加快科技攻關和裝備產業化。以政、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大天然氣利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投入,促進成果轉化。
《意見》指出,推動天然氣利用領域的材料(包括高錳奧氏體鋼、因瓦合金等)和裝備(包括燃氣輪機、小型燃機、車用第五代高壓直噴發動機、大型 LNG 船用單燃料發動機等)科技攻關及國產化,鼓勵和推動天然氣利用裝備產業化。
另外,《意見》還明確指出研發LNG運輸和車用氣技術。加快提升水運、鐵路、公路LNG 運輸效率,推進多式聯運,探索研發集裝箱方式運輸 LNG的技術和裝備,增強 LNG 運輸的靈活性。鼓勵并引導 LNG 整車企業加大對電控、發動機、氣瓶和蒸發氣體回收等方面技術的研發力度,提高天然氣車輛運營效率。
基于以上情形,清華大學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宋健表示,“除此之外,現在還要解決天然氣汽車的成本問題,隨著規模化生產,希望天然氣汽車的氣罐成本能夠降下來。”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