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標準化碳鏈協同治理服務項目:“千億綠鋼”行動服務于綠色鋼材產業鏈
“作為國內首個標準化碳鏈協同治理服務項目,‘千億綠鋼’行動針對‘政企銀’三方的剛性需求,服務于綠色鋼材產業鏈,打造了各方協同綠色發展的實效場景。”在近期舉辦的“千億綠鋼”行動發布會上,中碳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碳基)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兢這樣說道。[詳情]
雙碳戰略能不能順利實施,這不僅是各級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長遠的責任。今天談談雙碳戰略設計的若干誤區及其糾正措施。[詳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即“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實踐證明,要在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向科技要答案,科技創新是根本出路。[詳情]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鼓勵支持重點區域和企業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上海市推進重點區域、園區等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建設的實施方案》。[詳情]
為確保大賽的公平公正,大賽組委會將邀請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做全程審計和公證。籌備期內,大賽組委會還將誠摯地歡迎社會各界提出賽事舉辦的意見和建議。[詳情]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穩妥有序推進我省碳達峰碳中和,近日,省財政廳印發《關于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方案》。[詳情]
中國科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 消費端如工業過程、 居民生活等的碳排放量已經占到碳排放總量的 53%。 消費端的碳減排不容忽視。 此外, 城市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 “主角”, 有數據顯示, 75%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是從城市產生的。 因此, 從消費層面和城市層面探索實現碳中和的方式是新的挑戰, 沒有現成的方法學和碳市場機制, 特別是在個人參與碳中和方面。[詳情]
" 碳中和 " 受全球各界密切關注。我國的 " 雙碳 " 戰略提出已有兩年,作為全球碳排放最高、經濟體量世界第二且仍在快速上升的大國,發展到現階段,節能減排已顯成效。[詳情]
1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簡稱“中國高經院”)在北京召開2022年度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典型案例獲獎成果交流座談會。會議通報了2022年度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典型案例征集、評審過程和推廣、應用具體安排,并向獲獎案例頒發獎牌。[詳情]
作為生態文明的傳播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我們要清楚地認識碳達峰的深遠影響和碳中和的真正內涵,全面把握我國面臨的發展形勢,合理引導更多人正確理解、積極參與并提供有效支持。[詳情]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所作出的戰略部署,也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所擘畫的宏偉藍圖。[詳情]
云南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先試,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詳情]
1月13日,眾合科技發布碳中和行動目標,公司承諾不晚于2025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不晚于2027年,實現供應鏈碳中和;不晚于2029年,實現100%綠色電力。[詳情]
此次活動以“賦能低碳場景,預見‘雙碳’未來”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旨在以場景應用提供創新“試驗場”,吸引全國“雙碳”企業參與到省、市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中來,促進“雙碳”場景落地。[詳情]
日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天津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市要著力構建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到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高于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下降水平,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實現下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