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藥飲片加工行業收入及利潤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數據顯示,2017年,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7%,達到2,165.3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1%,達到153.4億元,增速均高于中成藥。自2004年以來,中藥飲片行業整體年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預計到2020年市場需求將超過3500億元。
據了解,中藥飲片行業除受益于中藥扶持政策外,還享有不納入公立醫院集中采購、不取消加成以及不計入藥占比等醫藥保護政策,在醫藥控費趨嚴、藥品降價背景下,中藥飲片對中成藥仍具有一定替代效應,預計短期內仍繼續保持較快增速,行業內規模較大、布局上游的企業更具優勢。
中藥飲片是我國傳統的中藥產業,近年來,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和中成藥制造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呈逐年增長趨勢。但是我國中藥飲片市場行業集中度低,飲片質量問題較突出。
“集中度低是我國中藥飲片行業的一大特征,銷售額不足億元的企業占70%。市面上很多小型中藥飲片企業由傳統手工作坊轉變而來,沿用落后的生產及管理方法,生產的藥品在藥材原料質量、炮制工藝、包裝、倉儲運輸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直接影響到中藥飲片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有業內人士表示。
對此新版GMP與國家飛行檢查將淘汰小產能,提升行業集中度。據悉,近年來,相關監管部門持續加大中藥材及飲片監管力度,抽檢合格率從2013年的64%上升到2017年的84%。
為提高中藥飲片質量,如今多地開始付諸行動加強中藥飲片監管。如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年以來便開展了中藥飲片質量集中整治工作,截至10月底,已對全省近兩百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開展了全覆蓋檢查,并對停產企業進行了隱患排查,收回藥品GMP證書9張,移交市局稽查立案16宗。
山東省在今年初也已安排2000批以上中藥飲片專項抽檢任務,對白薇、白前、徐長卿、人參等40個品種進行重點抽檢,2019年,將再安排3000批中藥飲片抽檢計劃。
據統計,目前全國包括山東、河南、甘肅、廣西、江西、黑龍江、安徽、四川、海南、江蘇等超過10個省區發布了中藥飲片集中整治方案,檢查范圍幾乎覆蓋全部中藥飲片生產銷售終端。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四大藥材集散地——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江西樟樹、河南禹州均迎來了空前的中藥飲片整治行動。
中藥飲片是中藥行業的核心環節,但是一直以來,由于缺乏統一劃分標準等因素,中藥飲片成為不合格產品的重災區,對此國家監管需要進一步嚴格。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諸多促進中醫藥發展政策,對中藥飲片產業做出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截止到2017年底,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已達1262家。雖然成長速度比較快,但占比還是相對較小。目前中藥飲片生產仍然處于小而全的局面,品種多而雜,質量難以保證。為推動中藥飲片產業更好的發展,我國還需重視飲片原料的質量,并進一步完善中藥飲片質量標準。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