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煉能在300萬噸及以下未實現一體化的地煉企業產能轉移!
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詳情]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2020年影響全球油氣市場運行的重大黑天鵝事件。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油氣進口國以及當前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油氣需求趨緩大形勢下,全球油氣需求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目前中國的原油需求已經突破6億噸,70%以上的原油消費來自世界各地數十個國家;天然氣需求突破3000億立方米,40%以上依賴中東、亞太、俄羅斯等國際市場。中國與世界主要油氣資源國已經形成利益共同體。一旦中國經濟運行及油氣市場出現了波動,全球油氣市場自然也會受到“牽連”。[詳情]
企業有序復工,口罩需求大幅提升,“一罩難求”局面短期難改,雖“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范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等業務,但相比口罩生產商,口罩原材料熔噴布的產能有限。[詳情]
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在全國上下積極抗疫的同時,疫情防控帶來的復工延遲、物流受阻、下游消費停滯都對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影響。[詳情]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稱“新冠疫情”)能否成為LNG合同履約之“不可抗力”?這一話題近日因為一則中海油以不可抗力為理由要求供貨商減少LNG進口的消息,引起能源和資源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詳情]
2019年,塑料循環行業是一個巨變的時代,再生顆粒鑒別、固廢法修訂、垃圾強制分類、9月9日深改委 “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等,眾多和行業相關的國家政策持續出臺推進,引發行業劇烈動蕩。大浪淘沙,部分人離開了這個行業,部分人看到商機進入這個行業,但更多的是行業堅守著。[詳情]
本文結合麥肯錫多年服務各大國內外化工企業的案例和成功經驗,總結出了精益生產在化工行業的成功應用之道 ——聚焦物耗、能效、設備效率和整體經濟性等四大主要價值抓手,建立圍繞“技術系統、管理架構和理念能力”的管理體系基礎,從而確保精益生產理論的有效應用和可持續性。[詳情]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接收能力,中海油以“不可抗力”通知殼牌與道達爾拒收35批LNG貨物遭拒絕并面臨索賠。這是目前已知的全球首批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動用不可抗力條款的案例之一,也是目前已知的首起中國企業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宣布無法履約的事件。[詳情]
新能源板塊火熱,燃料電池修復潛力最大。2月3日市場受疫情影響,Wind光伏/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指數跌幅分別為10.8%/10.6%/10.3% ,2月4日-2月10日,新能源板塊快速回彈,上述Wind指數分別上修8.3%/7.7%/5.6%,燃料電池板塊仍有回彈空間。[詳情]
生物燃料作為排放更清潔的可再生燃料擁有諸多潛在的好處,但由于有成千上萬種生物燃料可供選擇,能源部門因此很難將重點放在少數幾種燃料上以求進一步發展,這就是美國能源部一項名為“燃料與發動機聯合優化”計劃的一部分。[詳情]
波士頓動力旗下的Spot機器人將加入挪威的石油生產公司Aker BP,成為該石油公司第一個機器人員工。[詳情]
29%正常開工+31%部分開工+40%仍在停工!民營化企復工難難難
近期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可避免,其中又以民營企業損失最為嚴重。為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小企業工作委員會第一時間與各地民營化企聯系并進行調研。受訪企業中,目前能維持正常開工的僅占29%,部分開工的企業占31%,完全處于停工狀態的則占了40%。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2月12日從石化聯合會中小委了解到的情況。[詳情]
2月12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玉卓表示,要重點抓好口罩生產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組織生產,盡快打通生產裝置流程,能多投產一條就多投產一條,能多快就多快,能多生產就多生產。[詳情]
2019年,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加速,重磅舉措接二連三,從成品油市場準入門檻再降,到外資加油站進一步放開,再到支持民企參與成品油出口,市場化政策不斷加碼,成品油零售行業加速轉型升級,行業格局快速更迭,數字化以及智能化、非油業務、多元化的能源供給等發展將成為未來加油站行業的轉型方向,2020年我國成品油零售市場將更加成熟化,具體走勢淺析如下。[詳情]
在我國工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水污染問題愈發嚴重,并因此對我國的整體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我國也對水污染治理工作引起了較高的重視,在實際工作開展中,需要能夠做好處理化學品以及水處理相關技術的選擇應用,獲得更好的處理效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