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末,醫藥行業迎來了一個重磅消息:一致性評價大限延期了。對于大限的取消,有關部門表示,一是對基本藥物品種的一致性評價工作與基本藥物目錄動態調整工作聯動推進;二是醫藥行業目前還面臨著提升科學認知,臨床資源不足等挑戰。[詳情]
“智能制造”在我國制藥機械設備、醫療等領域都備受熱議,國家對這方面的政策支持更是不間斷,發力促使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向德國工業4.0方向看齊。[詳情]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 2019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貝爾發布了垂直起降(VTOL)空中出租車的全尺寸設計。[詳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肉制品、乳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2000多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抽檢的產品整體上合格,但是也有個別批次出現不合格,涉及花生油過氧化值、肉灌腸菌落總數、韭菜腐霉利等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目前,相關部門已對不合格產品作了相應的處理,以防“問題產品”流向餐桌。[詳情]
隨著消費市場升級,以及市場供求關系、價格和國家加大對畜禽環保要求等因素的影響,不少養殖、屠宰加工企業被淘汰出局。業內人士認為,適度規模的專業化、精細化以及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是未來畜禽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詳情]
據《德國之聲》報道,近期,總部位于日內瓦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行李部主管普萊斯(Andrew Price)表示,從2020年初開始,將在行李中廣泛配備可以通過無線電波讀取的RFID芯片,以減少航空公司因乘客行李丟失造成的損失。他將于6月初在韓國舉行的國際航空協會全體大會上宣布該決定。普萊斯說:“我希望截至2020年底,一半乘客的行李箱都能配有RFID芯片。”[詳情]
提起制作食品的小作坊,不少人想到的是黑黢黢的房間,遍地臟污的簡陋生產環境。在多數媒體的報道里,小作坊都是這樣一幅形態,三人成虎,難免有被妖魔化之嫌。實際上也有不少小作坊十分重視食品的品質與安全生產,通過添置各類食品機械設備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實現生產標準化,最終成長為大企業。[詳情]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羅爾斯·羅伊斯正與其他公司合作建造一架全電動飛機,可能會以超過300英里/小時(480公里/小時)的最高時速打破電動飛機速度記錄 - 超過西門子電動飛機在2017年創造的210英里/小時(338公里/小時)的速度記錄。[詳情]
不少食品生產加工工序中,都少不了分選環節,例如雞蛋、大米、花生、土豆、瓜子、水果、茶葉等。在分選工序,食品加工企業通過使用先進的分選設備,能夠很好地將霉變粒、病斑粒等異色雜質剔除,或者根據外觀、大小、重量、甜度等對產品進行分級,不僅保證食品品質,以便后續生產加工,同時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提升產品的附加值。[詳情]
各行各業的粉塵爆炸事件頻發,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據了解,粉塵爆炸是指可燃性粉塵在爆炸極限范圍內,遇到熱源(明火或高溫),產生的化學反應,其釋放大量的熱,形成很高的溫度和很大的壓力,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據了解,粉塵爆炸多發生在伴有鋁粉、鋅粉、有機合成藥品的中間體、植物纖維塵等生產加工場所[詳情]
中國商飛公司牽頭研制的ATG地空寬帶通信系統首次在ARJ21飛機103架機上進行了測試試飛,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試飛遙測數據網絡化實時雙向傳輸應用測試,為智能飛行奠定堅實基礎。[詳情]
在12月26日召開的2018全國交通運輸部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透露,國產C919大飛機突破100余項關鍵技術。[詳情]
近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制定發布了《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物流樞紐建設正式成為一項國家戰略,并鼓勵企業共同推進這項戰略。菜鳥網絡方面介紹,該平臺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通過先行先試的方式,從5年前開始探索打造物流骨干網,將與國家物流樞紐戰略全面對接,加快“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詳情]
在《大國鯤鵬》中有一段大運全機破壞試驗的記錄,當大運全機強度試驗宏偉壯觀的現場第一次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尤其當試驗不斷加載,飛機翼尖變形達到了令人不可思議的3.45米,這一壯觀、罕見的畫面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熱議。[詳情]
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多架殲-15艦載戰斗機依次升空,在渤海某空域進行跨晝夜空對空實彈攻擊訓練近日,海軍艦載航空兵某部突破夜間艦基起降技術,多名飛行員一次起降成功,殲-15艦載機具備晝夜起降和綜合攻防能力,標志著我海軍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更進一步。[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