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制作食品的小作坊,不少人想到的是黑黢黢的房間,遍地臟污的簡陋生產環境。在多數媒體的報道里,小作坊都是這樣一幅形態,三人成虎,難免有被妖魔化之嫌。實際上也有不少小作坊十分重視食品的品質與安全生產,通過添置各類食品機械設備在擴大生產的同時實現生產標準化,最終成長為大企業。
提升食品品質是根本
小作坊產出產品獲得市場的關鍵在于自身產品品質的提升。像湖南一家食品集團前身就是一個食品小作坊,為推動產品銷量的提升,當時生產設備只能從倒閉食品企業低價購入的小作坊主動瞄準歐美等海外市場。聯合省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國罐頭食品工業協會等單位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進,最終使得產出的橘子罐頭整瓣率符合海外企業需求。為了產品質量更容易把控,該企業隨后建立起兩小時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從產品原料來源何處,到產品成品由誰質檢都由相應記錄。
小作坊產出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是眾多小作坊食品品質難以得到認同的根本。在這方面除了食品小作坊需加強自律,各地政府部門也日漸加強對食品小作坊的管理,嚴厲打擊部分生產不夠規范的小作坊。新疆去年11月出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店、小食雜店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指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有權對食品小作坊進行舉報。且對不規范經營的小作坊列出了具體處罰措施。江西也于今年初始啟用食品小作坊等級管理系統,以加強對小作坊的管理。
利用食品機械設備擴大生產
食品小作坊多人工進行食品的生產制作,一旦市場擴大、需求增加就容易出現產能無法跟上的現象。利用食品機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是較多小作坊選擇的做法。浙江衢州一家糕點企業初期也只是個小作坊。經營者自父親處習得炒凍米糖和做麻酥糖等糕點的技術后,購置了10斤油、10斤白糖、40斤面粉,搭著家里的土灶就開始了制作麻酥糖售賣。積累一定資本后,經營者嗅到沙琪瑪這類西式糕點的巨大市場,引進了沙琪瑪生產設備開始生產沙琪瑪。發展至今,該企業已成長為擁有現代化廠房和多條自動化生產線,能夠產出中、西式糕點共200余種的大型企業。
食品機械設備代替手工生產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還可以避免人工生產時候因手工接觸、身體攜帶的灰塵頭發等污物帶入。同時設備生產較少受到自然環境、工匠經驗干擾,能使產出產品的標準化得到進一步提升……基于這種種優勢,食品機械配備成為小作坊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
追溯多數知名食品企業可以發現,小作坊也是他們曾經的一種形態。故而,當前食品小作坊還需堅持食品品質,保障食品生產安全,并多多考察相關食品機械設備,尋找合適時機推動自身進一步發展壯大。
(審核編輯: 林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