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工業互聯網是數字浪潮下,工業體系和互聯網體系的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詳情]
在數字經濟中,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是兩個核心驅動因素,而有數據表明,產業數字化的影響3倍甚至5倍于數字產業化。[詳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善林:工業互聯網時代的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如何有所作為
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主要內容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刻影響著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正在形成以資源全球化和制造過程協同化為主要特征的全新產業生態和制造模式。[詳情]
從服務國計民生,到引領能源變革,作為現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和保障,2018年,我國電網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站在新的起點,“建設世界一流堅強智能電網”已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詳情]
廣東市今年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做了一次調查,調查得到的一個結論就是,大部分企業對數字化轉型“不會、不敢、不想”。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十分重要,但是究竟怎么看?怎么轉?我從十個方面講一下。[詳情]
王新哲: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王新哲指出,當今世界新工業革命方興未艾,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以及量子科技等蓬勃發展,深度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引發經濟社會的全方位變革。能否抓住這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培育起支撐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不僅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而且直接決定著各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角色分工。[詳情]
實際上中國的城鄉排水水質差異很大,不同地區農村人均飲水量也是不一樣的,總得來說,東北、西北和西南稍微低一點,東南、華北稍微高一點。而參照用水量里又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沖廁和洗澡這兩個方式。[詳情]
電力需求側管理(DSM)是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種能源管理方法,隨著能源電力系統轉型,全新的能源電力供需平衡模式、技術形態、商業模式都在發生著重要變化,DSM這個政策工具也在與時俱進。[詳情]
王安耕: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
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簡稱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是推進兩化融合的重要舉措。就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的熱點問題,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專家指導委員會組長王安耕近日接受媒體專訪,就“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進行闡釋。[詳情]
鄔賀銓主要介紹了兩方面內容:一是培育AI的應用創新,二是重視AI的風險管控。[詳情]
“第十五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于2018年10月23日在天津舉辦,主題為:中國制造+互聯網下的新模式與新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出席并演講。[詳情]
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開幕式及2018智能科技與產業國際合作論壇等配套活動。[詳情]
KIT是德國的一家理工學院,我們主要是在生產系統自動化方面開展一些實際的可行的適用于工業的研究,我們與同濟大學在機器和設備自動化方面也有一些合作。[詳情]
Luigi Gambardella | 工業人工智能—中歐合作前景光明
工業4.0在物聯網技術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它在大數據當中是關鍵的一環。那么什么是工業化的人工智能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