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來襲】全鏈融合·前瞻領航 | 第五屆航空計量測試與檢驗檢測發展論壇
第五屆航空計量測試與檢驗檢測發展論壇[詳情]
亞太6E衛星/獨立推進艙星間分離成功。成功發射10天后,亞太6E這顆國產全電推進同步軌道通信衛星正式開啟電推變軌的旅程。[詳情]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人員與國內外科研團隊合作,研制出一種輕質、高強韌、高阻尼性能的仿生材料——鎂-MAX相仿生金屬陶瓷。該研究成果日前公開發表,并已申請發明專利。[詳情]
6月27日, 成都第二座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航投運。作為中國“十三五”規劃建設的國內最大的民用運輸樞紐機場。[詳情]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4 月 29 日發射入軌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近日先后完成交會對接、航天員駐留、機械臂等平臺功能測試,以及空間應用項目設備在軌性能檢查,各項功能正常、運行狀態良好,已進入交會對接軌道,后續將繼續開展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的準備工作。[詳情]
按照工業4.0研究院2021年計劃要求,近日,研究院召開了“中航工業”研討會,圍繞公司“數字航空”和數字化轉型的基本情況,回答了分析人士關心的關鍵問題,并結合國際領先企業進行了對標分析,提高了我院相關人員的專業水平。[詳情]
空間站是開展太空科學研究的重要平臺。一直以來,全球只有一個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我國因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撓,無法參與并利用。[詳情]
美國連續復合材料公司宣布完成了美空軍研究實驗室為期兩年的“面向制造的機緣結構設計”(WiSDM)合同項目,成功為洛馬公司制造了一副低成本可消耗飛機的機翼。[詳情]
巡檢作業是保障電力線路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而無人機巡檢作為信息時代新興起的巡檢技術,其不僅可以顯著提高巡檢效率與巡檢質量,且不受環境因素影響,可有效降低人工巡檢的風險,因此發展勢頭猛進,市場前景看好。[詳情]
近日,航空工業試飛中心所屬中飛通航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人影中心要求,使用一架國產“新舟”60飛機在內蒙古白塔機場執行人影作業任務,標志著2021年度內蒙古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任務拉開帷幕,這也是中飛通航首次使用“新舟”60飛機開展該項任務。[詳情]
2月24日,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宣布2021全年發射次數有望首次突破40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多型長征系列火箭聯手共同開啟的空間站建設任務,這將是我國航天歷史上首次呈現多型長征火箭執行同一任務的情況。[詳情]
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今天在湖北武漢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云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于2023年前后建設完成由百余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詳情]
NXP與Auterion公司合作開發無人機硬件和軟件集成技術
據suasnews網站2020年7月7日報道,NXP和Auterion公司在2020年PX4開發者峰會上宣布,將聯合開發商用無人機系統硬件與軟件集成技術,其中NXP公司負責半導體組件和專業知識以及可認證的電子解決方案,包括計算能力、加密技術和身份驗證;Auterion公司負責無人機硬件架構設計、飛行控制和任務計算機軟件。[詳情]
為什么壁虎能爬上摩天大樓?因為它們的腳趾幾乎能粘住任何東西。工程師們早已知道壁虎腳粘性的秘密,并模仿這一功能制造了能抓取和釋放物體的橡膠條狀材料。但到目前為止,他們沒有實現大規模生產這類材料,以及投入日常應用。[詳情]
據報道,BAE系統公司的FAST實驗室繼續推動研發毫米波氮化鎵(GaN)半導體技術,以對關鍵的下一代雷達、電子戰和通信技術提供支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