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空氣動力研究所7月5日報道,該研究所于低速風洞中對太陽能無人機進行了測試。研究所科學家完成了大型模型演示驗證飛行器的第一階段試驗,模型按照1:6比例進行。該研究所稱,研究過程中獲得了高空氣動力學質量值,所選飛行器方案的有效性和使用機翼附翼的觀念得到了證實。[詳情]
2019年6月25日,空中客車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地面控制點(GCPs)產品,以提供厘米級精度和更多、更密集的點。這些高精度三維坐標是通過創新的測繪處理流程,基于空中客車的高分辨率雷達立體圖像自動提取的。[詳情]
2019年6月25日——移動應用、基礎設施與國防應用中核心技術與RF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Qorvo?, Inc.(納斯達克代碼:QRVO)今日宣布,Qorvo的MMIC功率放大器被Syrlinks公司應用于其開發的近地軌道(LEO)衛星的遙測跟蹤和控制模塊中。[詳情]
英國吉凱恩公司2019年6月18日報道,GKN航空航天公司將領導兩個開創性的增材制造合作研究項目———AIRLIFT和DAM項目,并將在項目中應用其獨特的激光金屬線沉積技術(LMD-w)。[詳情]
米其林和賽峰宣布成功完成首款互聯飛機輪胎PresSense飛行測試
米其林和賽峰起落架系統公司于6月13日在法國南部的伊斯特爾空軍基地宣布成功完成首款互聯飛機輪胎PresSense的飛行測試,該測試使用了達索獵鷹2000S飛機。[詳情]
據rotorandwing網站報道,霍尼韋爾推出一種直升機任務通信終端,使調度員和直升機之間能夠實現雙向短信和即按即說。[詳情]
在2019年國際直升機博覽會(Heli-Expo 2019)上,位于圣路易斯的埃塞克斯工業(Essex Industries)公司推出了直升機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新型操縱桿及其3D打印原型產品。[詳情]
公司正為夜間駕駛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飛行員開發E3輕型夜視鏡。該夜視鏡采用軍用級的鋁和鈦金屬制成,重量不到400克,可降低頭盔總重量,減少頸部拉傷;同時,該夜視鏡可以直接聚焦和調焦,以提供適合的準直設置,這種夜視鏡與傳統夜視鏡的支架和電池組兼容,也相對更容易維護。[詳情]
2月27日下午,航空工業一飛院召開無人機項目2019年工作動員會。會議提出2019年無人機項目工作重點:開拓市場、提煉能力、實現無人機研發新突破。[詳情]
航空公司旅客自動護照檢查技術的使用率較2017年翻倍,創歷史新高。旅客對此技術十分滿意。上述發現源自國際航空電訊集團(SITA)與《航空運輸世界》雜志(Air Transport World)聯合推出的2019年旅客IT洞察。[詳情]
豎焊、直接成型、無需在線定位系統……2月25日,藍箭航天發布工業激光焊接機器人焊接火箭發動機噴管的視頻,其自主研發的“天鵲”(TQ-12)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噴管,由機器人進行激光焊接一次成功,目前已經順利下線。[詳情]
新春上班第一天,記者從沈陽市法庫縣獲得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沈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與中國聯通強強聯合,東北首個5G信號覆蓋的通用航空機場網絡正式開通![詳情]
人工智能(AI)是信息化時代進一步發展的新興科技,航空發動機則是傳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近日,國際發動機領軍企業通用電氣全球副總裁柯林·帕里斯宣稱,人工智能已經嵌入通用電氣航空發動機產業全流程。[詳情]
據外媒報道,在2017年年中首次從機庫出現后,Stratolaunch雙機身飛機已經朝著起飛進行了一系列越來越快速的滑行試驗。根據團隊記錄的最新數據,Stratolaunch速度已接近普通飛機在跑道上升空所需的速度。[詳情]
1月7日,從民航中南局傳來喜訊:湖北航特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A2C-QC(水/陸快速轉換)型飛機生產許可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