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續復合材料公司宣布完成了美空軍研究實驗室為期兩年的“面向制造的機緣結構設計”(WiSDM)合同項目,成功為洛馬公司制造了一副低成本可消耗飛機的機翼。該機翼采用創新的結構設計范式和翼梁連續纖維3D打印(CF3D)、翼肋長纖維注射成型、增材制造工裝、蒙皮自動纖維鋪放、自動鉆孔和機器人裝配等制造工藝,顯著減少了可消耗機體結構的成本和交付周期。最終制造的完整翼盒在靜力試驗中成功通過了160%的設計極限載荷。
作者觀點:美空軍瞄準高端戰爭潛在需求推進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發展,除通過XQ-58A、“天空博格人”等突破平臺總體和系統集成外,還推進快速低成本設計和制造技術發展。連續復合材料公司擁有專利的連續纖維3D打印技術為復合材料增材制造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其原位浸漬、固結和固化等工藝特點及自動化流程顯著降低了成本和交貨時間。從結果來看,機翼部件能夠承載160%的設計極限載荷,空隙率約為1%~2%,且試驗后未發現明顯缺陷,滿足了航空領域嚴格的機械性能要求,為簡化低成本可消耗無人機研制生產提供了新的制造技術儲備。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