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駛記錄儀俗稱汽車黑匣子,是一種能夠對車輛行駛速度、時間、里程以及其他狀態信息進行記錄的電子裝置。行駛記錄儀能夠實時地記錄車輛運行和駕駛員駕駛活動的有關信息。 [詳情]
“互聯網+”這一概念,不僅是一個口號,其背后是正在拉開大幕、波瀾壯闊的產業重構的大時代。互聯網正在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全面滲透。從互聯網同產業、企業結合的視角來看,“互聯網+”的構成,可以分成四大板塊: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工業制造、互聯網+新興服務、互聯網+企業運營。[詳情]
3D打印技術正在趨于成熟,近段時間,各種采用3D打印技術的產品紛紛亮相。日前,一款代號為“Meet Blade”、號稱全球首款采用3D打印技術的超級跑車亮相了。[詳情]
困難重重的車聯網,上中下游都具有阻礙,上游有標準之爭,中游有渠道之爭,下游有需求之爭。[詳情]
自動駕駛的高科技汽車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誰能夠在這個未來占據主導權,誰就能保持自身汽車巨頭的市場地位。 [詳情]
公司2014年開始自主研發應用在汽車零部件生產線用的6關節機械手臂,經過自主研發及眾多品牌試用比對篩選后確定選用我們的6關節機械手控制器R8000。[詳情]
新能源汽車作為技術革命和生活方式變革的一分子,正在蓄力前行。工信部最新公告顯示,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10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5.07萬輛,同比增長8倍。除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國家還提出新能源車不限購以及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持續旺盛,這都促使新能源汽車狂飆突進。業內人士預見,未來新能源車的產量還將繼續增長。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成熟也開始凸顯,能源供給網絡的鋪設、充電技術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鏈之間的相互協同仍需要完善。[詳情]
“預計未來10年內,我國單純的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上游鋰礦資源、中游關鍵材料與下游電芯組裝市場將迎來持續利好。”11月11日,在第3屆中國(武漢)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上,行業專家預計,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今年動力鋰電池的市場份額會達到38%,產能也將高達50億安時,市場需求的饑渴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得到緩解。[詳情]
智能制造排頭兵——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總裝車間系統集成MES 解決方案
汽車制造業是一個高集成化、高自動化的行業,經過近年來的迅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汽車制造大國,整個產業也成為了國家的支柱產業。面對“中國制造2025 ”的新趨勢,中國的汽車制造業也面臨著變革:無論是在行業發展模式上,還是在技術提升上,其中自動化與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是關鍵點,宜科公司的提供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全面打造支持智能制造的生產平臺,包括系統集成和MES 解決方案。充分滿足汽車制造商對于效率質量及管理的追求,以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詳情]
盡管汽車業已經出現了很多智能制造的片斷,但"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仍處于摸索階段。[詳情]
智能汽車應該在“中國制造2025”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汽車智能化目前存在著怎樣的發展瓶頸?汽車企業和互聯網公司應該如何攜手打造中國自己的智能汽車?[詳情]
近來科技界關于Apple car的傳聞不絕于耳,蘋果公司也未作多少正面回應。不過,據科技媒體The Verge報道,在日前與《華爾街日報》主編Gerard Baker的訪談上,庫克談及了他對汽車行業未來的一些想法。不過仍然未明確證實蘋果這個潛在“蘋果車項目”Titan。[詳情]
福田汽車山東多功能汽車廠著力打造的“智慧工廠”,定位于智能化、數字化、高端化。[詳情]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大力提倡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預計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DENZA騰勢是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一款電動汽車,具有3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是中國市場最先誕生的高續航里程電動汽車之一[詳情]
新能源車迎來政策“蜜月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