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公布6月產銷數據顯示,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6月繼續呈現出下滑的趨勢,6月銷量為14500輛,同比下滑38.5%。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持續增長,6月純電動乘用車銷量達3001輛,同比增長122.46%。[詳情]
賈躍亭本人曾經預測,樂視造車至少需要400-500億元的投資,即使將已經投資的100多億元扣除,樂視還需要籌資約200多億元。從目前樂視汽車資金來源看,除去在去年9月20日,賈躍亭公開宣布的樂視汽車10.8億美元首輪融資之外,樂視汽車業務板塊里賈躍亭個人也已投入100多億元。[詳情]
雖然在過去幾年中,車聯網的概念一直很火,但在實際進展上并沒有顯著突破。制約其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原因就是網絡問題。[詳情]
轉眼間6月已過,7月將半,那么上個月新能源汽車圈發生過哪些大事件呢?6月5日,一則“中國擬暫停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發放”的傳言,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引發熱議。記者發現,此次對于新能源乘用車資質審批暫停的說法,源于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發放加快,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跡象。[詳情]
國家多個部門在短時間內都著重提及新能源汽車,這是不是意味著政策趨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又將迎來新一輪嚴打?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詳情]
如果說過去發展新能源車只是車企為將來做準備的話,現在已經快進入“倒計時”階段了。隨著雙積分制的推動,再加上新能源車合資門檻放寬,推動新能源車戰略已經成為國內各大車企的必要選擇。預計,將來純電動合資車企也將有可能成為新趨勢。[詳情]
業內專家紛紛表示,《意見》的發布意味著天然氣在中國將迎來新的“黃金十年”,作為清潔能源汽車之一的天然氣汽車的發展也將迎來政策利好。[詳情]
善弈者謀局,不善弈者謀子。董明珠造車,本質上與李書福、王傳福造車等沒有兩樣,都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謀一己之局,然而接下來要介紹的一個神秘企業卻志在謀行業大局。[詳情]
此次《通知》共包括109家新能源客車企業,其中,涉及100輛以上車型公告被暫停的企業多達7家。從《通知》內容來看,這些客車企業如果不能按時補交《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檢測報告,那么2380款新能源客車將無法進行銷售。[詳情]
眾所周知,在純電動汽車中電池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部件之一,同時國內銷售的電動車其電池也應當符合國內法規,那么國產奔馳電動車的電池從何而來呢?[詳情]
當下,我國純電動客車動力系統驅動方式主要分為集中式驅動和分散式驅動兩大類。目前國內客車市場以集中式驅動為主,輪邊驅動及輪轂驅動這兩種分散式驅動形式也在逐步推向市場之中。[詳情]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社交軟件Twitter中寫道:“Model 3的第一臺商品車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周完成,周五就能生產出來。” 馬斯克還稱,預計第一臺商品車的交付日期為7月28日,今年年底Model 3的產能將達到2萬臺。[詳情]
工業4.0的到來,帶來很多趨勢性的變化。各大汽車廠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來自業績增長、成本、行業新進入者挑戰的壓力,使得傳統的汽車巨頭們不得不借助更新的技術來提升核心競爭力。[詳情]
昨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北京汽車與戴姆勒簽署了新的框架協議,深化其在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的合作,履行雙方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不斷貢獻力量的堅定承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