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任偉理一行到訪陽光電源,與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會談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國網綜能副總經理、黨委委員樊功成,湖南綜能董事長謝學淵,安徽綜能董事長姜作涵等領導,陽光電源副總裁吳家貌,副總裁彭超才,光儲、風能、氫能、陽光新能源等業務負責人出席簽約儀式并參加座談。[詳情]
江蘇省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明確分布式能源站用電價格政策的通知,通知中稱,全省獨立報裝的分布式能源站用電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它類別電價,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自2021年11月1日起執行。[詳情]
10月11日,隆基官網公布了新一期硅片價格。其中,P型單晶硅片M10 170μm厚度(182/247mm)最新報價為6.87元/片,較上月上調0.46元/片,漲幅7.18%;單晶硅片P型M6 170μm厚度(166/223mm)最新報價為5.73元/片,較上月上調0.39元/片,漲幅7.3%;單晶硅片P型158.75/223mm 170μm厚度硅片最新報價為5.53元/片,較上月上調0.29元/片,漲幅5.53%。[詳情]
本周硅料報價持續上揚,高價訂單近期陸續成交。報價方面,本周單晶用料的散單報價在250-270元/kg之間浮動,多晶用料報價在110-130元/kg。受限電限產影響,硅粉等原材料預期供應受限,價格大幅上調。加上硅料市場同樣存在限電減產風險,多晶硅成本大增部分產出或受限。近期中下游也已調價來反映成本的上調,對當前硅料報價的形成支撐。另一方面,由于本周供應鏈市場報價跨越“十一”長假,但10月初至今部分高價訂單陸續成交,使得本周價格呈現較大漲幅。[詳情]
均價漲至269.9元/kg "能耗雙控”疊加“電價政策”支撐硅料價格延續漲勢
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6.0-27.3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6.99萬元/噸,環比漲幅為13.21%;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5.8-27.1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6.80萬元/噸,環比漲幅為13.66%。[詳情]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消息,大唐長治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及1812.00342萬元債權、中電(商丘)熱電有限公司51%股權擬掛牌轉讓。據(預)披露信息顯示,2家企業今年前幾個月業績處于虧損狀態,大唐長治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前7個月虧損94.68萬元,中電(商丘)熱電有限公司前8個月虧損20748.04萬元。[詳情]
據悉,華為近日內部發文,正式成立海關和港口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數據中心能源軍團和智能光伏軍團。這也是繼成立煤礦軍團后,華為再次組建軍團組織。[詳情]
10月11日晚間,京威股份發布公告,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公司計劃投資建設10GWh鋰電池項目,鋰電池產品將應用于新能源車動力系統和儲能系統。[詳情]
?10月11日晚,金博股份披露定增預案顯示,擬向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1200萬股,募資不超過31.0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將用于高純大尺寸先進碳基復合材料產能擴建項目、金博研究院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下游硅片廠商加速擴產+N型化、大尺寸化,熱場需求超預期,本次定增擴產項目也是鎖定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可滿足下游進一步降本的需求。[詳情]
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4.9萬輛,同比增長167.5%,環比增12.0%。隨著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不斷攀升,“充電焦慮”、節假日高峰期充電難,已成為新能源車“成長”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資本市場,充電樁成為新能源領域的一大“風口”,今年以來,多家充電樁企業相繼獲資本市場青睞。[詳情]
習近平:中國將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
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撐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的項目已于近期有序開工。[詳情]
9月22日,雙碳目標提出一周年之際,中國綠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綠發)舉辦綠色低碳戰略發布暨產業合作簽約峰會。發布會上,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離岸距離最遠、水深最深的汕頭中澎二海上風電場項目舉行投產倒計時儀式,計劃于2024年9月22日建成投產。[詳情]
十一假期不平凡,大家都被光伏組件價格牽動著心,節前突然的硅料價格從210元漲到260元,由于限電停產的影響,膠膜、玻璃等輔材供應也受到了影響,暴漲的節奏。[詳情]
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詳情]
國家能源集團區域總部項目近期正式落地江東新區。作為國家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海南電力有限公司將借助海南自貿港的戰略定位和政策優勢,承接國家能源集團海南區域總部功能,統籌協調國家能源集團在海南的實質性經營和相關產業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