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4.9萬輛,同比增長167.5%,環比增12.0%。隨著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不斷攀升,“充電焦慮”、節假日高峰期充電難,已成為新能源車“成長”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資本市場,充電樁成為新能源領域的一大“風口”,今年以來,多家充電樁企業相繼獲資本市場青睞。
現狀
一個樁對應三輛車 問題是分布不均
在假期當中,從社交平臺上看到,許多新能源車車主在分享出行經歷,有電動車車主調侃,在高速堵車,隔壁汽油車開著空調,我為了省電只能關空調。有網友則表示,跟朋友一起開車回家,他都到家了,朋友還在高速上面排隊充電。
電動車上高速,如何保障充電是外界一直關注的問題。9月26日,據國新辦舉行的加快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高速公路充電樁保有量達到了10836個,新配置充電樁服務區95個,配置充電樁服務區達到了2318個。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2021年8月充電樁運營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10.5萬臺,同比增加52.3%。
業內人士指出,平均來說,我國充電樁一個樁對應三輛車,這個比例不算少。但問題是分布不均勻。據了解,目前充電樁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包括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等。
“每次從廣州回深圳或深圳回來,我都會將車充滿電再上高速”,特斯拉Model 3的車主何小姐告訴記者,在市區充電站比較好找,上了高速才發現電量剩下三成,不單會焦慮,找充電樁也很麻煩。“遇上節假日,寧愿坐高鐵”。
市場
多家充電樁企業獲融資 盈利模式單一待破解
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4.9萬輛,同比增長167.5%,環比增12.0%。1~8月新能源車零售147.9萬輛,同比增長202.1%。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差異化。
新能源車增長迅猛,作為重要的充電基礎設施需求,充電樁成為“風口”。今年以來,多家充電樁企業相繼獲資本市場青睞。
5月17日,充電樁服務提供商星星充電宣布獲得高瓴領投、IDG、新希望投資集團、泰康資本等跟投的B輪融資,投后估值155億元人民幣。6月21日,云快充宣布完成B1輪融資,投資方為、合力資本和財信金控旗下財信產業基金。9月13日,云快充宣布完成B2輪融資,投資方為蔚來資本。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