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5京昆高速高陵中石化南環東路站正式上線,12月11日蔚來宣布換電站已超過700座。此外,蔚來與中國石化合作的充換電站也已超過100座。[詳情]
近日,全國首座氫能進萬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區項目(下稱“示范社區項目”)投運儀式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舉行。[詳情]
12月8日上午,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在佛山市南海區舉行。會上,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下稱“廣東城市群”)項目正式啟動,拉開了廣東城市群為期4年示范工作的帷幕。[詳情]
11月25日,湖南首個“風光儲充換”一體站在張家界投用。據了解,該站位于國網湖南張家界供電公司本部,由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與蔚來汽車公司共同建設,采用目前最先進的柔性智能充電技術和蔚來汽車第二代換電技術。[詳情]
日前,國際能源署(IEA)發布《2021年度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預測稱,今年,全球風電、光伏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總容量將超過2.9億千瓦,連續第二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詳情]
據8日在廣東佛山舉行的“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上,廣東已建成加氫站39座,匯聚氫能企業超過300家,氫能產業產值超過百億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詳情]
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組織擬納入國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通知》,要求各省在12月15提前上報第二批新能源大基地的名單。[詳情]
安徽省啟動實施首批11個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項目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安徽省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積極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日前,省科技廳啟動實施“新能源汽車智慧綠色低碳制造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等首批11項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項目,集中攻堅安徽省雙碳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首批項目均由企業牽頭,吸引了省內外30多家單位參與聯合攻關,省財政將資助經費3400萬元,預計可帶動企業研發投入2.9億元。 [詳情]
風光大基地建設又有新動作。12月6日,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關于組織擬納人國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于12月15日前向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電力司報送第二批項目清單。[詳情]
12月6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粵港澳大灣區首座綜合加能站——中國石化廣東廣州東明三路綜合能源服務站近日正式投營。該站集加油、加氫、充電、光伏發電、連鎖便利、汽服等多項能源供給服務項目于一體,將促進綠色潔凈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詳情]
12月6日下午,總裝機容量達802兆瓦、國內單體容量最大海上風電場項目——江蘇啟東海上風電場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成。[詳情]
“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編制了工業領域及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目前相關方案已編制完成,后續將按統一要求和流程陸續發布。”12月3日,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詳情]
第二批風電光伏大基地項目 申報明確“四大要素”儲能需求或得到提振
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關于組織擬納入國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于12月15日前上報第二批新能源大基地名單。這預示著,我國風電光伏大基地的又一波熱潮即將打響。[詳情]
11月16日,國家機關事物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詳情]
2021年11月30日,由恒運集團攜手中國石化共同開發建設的第一座具有加氫功能的綜合加能站——東明三路綜合加能站正式開門迎客,在東明三路綜合加能站現場舉行隆重的開業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