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寧[詳情]
智慧工廠是在制造業一系列科學管理實踐的基礎上,深度融合自動化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和智能科學技術,結合數據、信息和知識建立核心競爭力的,新一代制造業企業及其生態系統。[詳情]
“工業4.0”將深刻改變汽車業[詳情]
訪Festo 亞太區電子與輕型裝配行業總監 Hrvoje-Harry Vuksanovic
Festo鋪就通往智慧工廠之路 —訪Festo 亞太區電子與輕型裝配行業總監 Hrvoje-Harry Vuksanovic[詳情]
柏斯維:家庭是未來智能化的主要平臺[詳情]
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工程院等部門和單位聯合編制。為了讓廣大讀者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制造2025》,《中國電子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助理、中歐工業4.0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強。[詳情]
伴隨著泛智能化時的來臨,由鼎韜產業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服務外包領軍者大會緊隨科技發展趨勢,邀請了來自零點研究咨詢、華為、奇瑞、聯想、物聯網智庫、聯合國項目發展署、Cresa Dallas七家機構的大咖,共同探討“在智能時代,智能產業引爆點是什么,未來將在哪些領域大放異彩?智能產業又將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等一系列行業緊密關注的問題。[詳情]
站在國家的層面來看,美國希望在其主導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中更進一步,在“制造業回歸”的同時,持續推進清潔能源和制造業的數字化;而由德國政府提出的“工業4.0”,則注重自動化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由德國工業巨擘西門子所描繪的“制造業未來”藍圖令人神往。[詳情]
在德國工業4.0之旅中,最令考察團成員盼望的環節是拜訪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產品數據處理研究所的海納·安德爾教授。[詳情]
《制造業是德國經濟在全球市場中處于領頭羊位置的秘訣之一。但是,德國政府并沒有滿足制造業現有的成就,而是未雨綢繆,欲借工業4.0來繼續保持德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詳情]
欒合俊:Cimatron——領先的CAD/CAM設計加工制造專家
2012年,是Cimatron進入中國市場整好20周年。1992年進入中國,1998年成立中國代表處,到如今發展成北京、廣州、無錫、成都、武漢等五個辦事處的領先CAD/CAM制造加工解決方案提供商,Cimatron在中國大陸已經累積了近千家軟件用戶,其中教育用戶超過200家,并有近百家軟件授權培訓中心。[詳情]
2007年,德力西集團和全球500強企業法國施耐德電氣合作,以1:1的比例出資成立合資公司。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溫州調研企業時曾說,德力西有地域網絡的優勢、成本優勢和中檔產品定位的優勢,雙方股權50%對50%合作,既發揮了自己的特長,又保持了中國民族品牌。在今年初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胡成中出席中法貿易投資論壇,雙方的合作已被視為中法之間合作最成功案例之一。[詳情]
當前,電氣成套行業迎來了新的巨大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特別是新形勢下的企業管理問題。如何能在企業成長路上找到更好的企業管理模式和業務模式的變革創新,是很多電氣成套企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詳情]
德力西集團執行副總裁張永表示,德力西的回歸,是資本的回歸,更體現溫商精神的回歸與信心的回歸。他轉述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的話說:“德力西集團是在溫州這片改革開放熱土中成長起來的,更應該飲水思源,回饋家鄉,為家鄉再創輝煌再立新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