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德國經濟在全球市場中處于領頭羊位置的秘訣之一。但是,德國政府并沒有滿足制造業現有的成就,而是未雨綢繆,欲借工業4.0來繼續保持德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在接受本刊特約記者專訪時,德國國家科學和工程院院長、德國工業4.0工作集團(共同)主席漢寧卡格曼(Henning Kagermann)認為,工業4.0對德國經濟來說,異乎尋常地重要,因為它涉及生產方式的轉變。
當然,卡格曼也不否認工業4.0會對傳統就業模式造成沖擊,但是工業4.0的終極目標是,促使企業實現彈性工作制,使得工作和生活得到最佳的平衡。
工業4.0就是生產方式轉型
《陸家嘴》:為什么工業4.0能夠讓德國位居于具有競爭力的“高薪水經濟體”前沿?德國是如何做到的?
卡格曼:德國企業從某種角度來看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但是中國企業越來越具有創新和變革性以及低薪勞動力,其競爭力也在日益增強。這也就使得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讓我們的產品具有與中國產品同樣的競爭力。一個選擇就是更加自動化。工業4.0就是更加自動化,而且更加智能化,最后達到低消耗、低能源、低成本的產業形式。這個創意來自讓產品更加智能化,也就是說,產品將在個體的需求上制造。
這對目前的生產過程形成沖擊。因為如果產品是智能的,機器人是智能的,設備是智能的,那么產業邏輯和生產過程將與傳統產業模式完全不同,這樣的產業過程將去中心控制化,更加自動化,設備、工具和個體更加具有合作性,即智能工廠實現全面自我組織和管理。
《陸家嘴》:對德國經濟來說,工業4.0究竟有多重要?
卡格曼:工業4.0對德國經濟來說,異乎尋常地重要。我們可以暫時不說2年之后工業4.0會在產業界多廣泛地流行,僅從政府層面上來說,科學家津津樂道、大多數商企政要等人士都相信,德國有理由而且必須繼續保持競爭力。因為這是產業轉型的需要,德國保持堅實的制造業,如果不進行轉型,德國的競爭力就會下降。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我們關于工業4.0的研究比較早地開始,而且引起了外界濃厚的興趣,這似乎讓我們感到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來保持我們領先的競爭力。
《陸家嘴》:據我所知,工業4.0只是德國政府關于未來10項計劃中的一項,能不能透露一些其他計劃的具體內容?
卡格曼:德國政府宣布的是“高科技戰略”計劃,為了執行這些戰略,政府設立了“科學及商業研究合作工作組”。最初,科學家、產業界等相關人員提出了一些設想,后來在2009年,德國政府認為有必要設立一個“未來項目”。這個未來計劃對有些領域至關重要,這些領域包括:健康、能源、通信、安保等,被稱為“偉大的挑戰”。
以健康行業為例,個體化醫藥的研究和發展將在未來越來越普遍;能源方面,希望能夠更多地擺脫對石油的依賴,或者建設智能城市;在安保方面,包括網絡安全;通信方面,我們認為不應該單單研究信息通信技術,而是要關注到信息通信技術對其他領域的影響。
從德國的角度來看,就是制造業。首先是生產方式轉型,這就是工業4.0,其次,服務業也應該有涉及。問題是,信息通信技術如何成為數據主導的新商業模式。是不是諸如很多網絡公司正在做的,搜集更多數據?或者將數據進行個體化分析?比如在你消費之前,數據就會顯示你會購買什么物品。我們稱其為“智能服務”。這些都包括在“未來項目”中。
《陸家嘴》:金融業并非德國的強勢產業。金融業在實現工業4.0計劃中起到哪些作用?
卡格曼:確實,在最初實施“未來項目”時,金融業確實并未包含在其中,后來才開始參與。
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金融業希望為實施或者宣傳工業4.0計劃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另外,保險機構現在開始逐漸對此感興趣,但主要是從信息技術安全方面切入,網絡安全保險將會在未來推出。從某種程度來看,這些行業并沒有直接參與到工業4.0核心部分的基建中,但為防止網絡犯罪,提供網絡安全保障對實現(以網絡為依托)工業4.0來說是何等重要,目前來說網絡犯罪是非常棘手的問題。
工業4.0會對就業造成沖擊
《陸家嘴》: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大量智能機器替代人工的現象,雖然德國失業率是歐洲各國中相對較低的,但是,工業4.0對就業的沖擊是否更加嚴酷?
卡格曼:會對就業造成影響,導致就業人數減少。一段時間之后,工作的特性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很多工作會越來越高標準化,通過軟件或智能機器人等來完成,這是肯定的,我們甚至與工會進行溝通,工會也必須接受這樣的現實;但是另一方面,智能工廠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人工,還是需要很多工人的,但從事的具體工作會與現在不同。他們的工作會更專注于生產計劃,進行數據分析。而且因為高度彈性化生產,有時候在機器人或者其他設備無法進行操作時,還是需要更多的人員。因此,人工會有輪班制,很多情況下,需要持有高學歷證書,甚至各種不同的職業證書的人才。
另外有時需要邊學邊用,或者說終身教育。跨界技能也是必需的,比如工程師要懂一些信息通信技術,需要更新提高現有員工的各種技能。我們一開始就和工會進行了協商,探討如何來進行人員、技術的更新改造。有關政府部門明年將就推廣與工業4.0需要的各種技術資格證書提出倡議。
技術的不斷發展,比如智能技術,也促使人們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面對工業4.0帶來的挑戰。因此,對于就業而言,工業4.0確實會帶來很多挑戰,但是也會創造更好的工作機會。我們希望通過工業4.0的推廣,能夠實現彈性工作制,讓員工能夠按照自己的時間工作,使得工作和生活得到最合理的平衡。雖然目前這還只是一個愿景,但也是我們的承諾。
(審核編輯: 智匯工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