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度敏感的衛生保健設施環境中,同時有傳染性病人和高度易感染病人在接受治療,因此最大程度降低感染和疾病傳播的可能性至關重要。[詳情]
我們知道精密機械加工對精度的要求是很高的,精密機械加工的剛性好,制造精度高,對刀精確,所以能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詳情]
網絡系統作為無人平臺,其與人機合作在21世紀戰爭中變得更加普遍,作戰單元的有效性將取決于信息在通風裝置和機器之間的處理和傳輸速度。未來戰場需要高水平大腦系統通信,為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一項名為“下一代非手術神經技術”(N3)新計劃,旨在開發一種將作戰人員與技術連接起來的無創神經接口。[詳情]
霍尼韋爾推出全新互聯解決方案 GoDirect 路由器,進一步擴展其行業領先的互聯飛機產品,為機上互聯樹立了新標桿。[詳情]
繼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之后,我國在大動物模型研究領域又誕生一項重要成果——世界首例神經疾病基因敲入豬在中國誕生。[詳情]
“兄弟們,我們中機身總裝下架比計劃提前了一天。大家都是好樣的,咬緊牙關不放松,堅持就是勝利啊!”航空工業西飛機身裝配廠中機身總裝班班長姚斌由衷地感嘆道。[詳情]
“預計到2025年,廣東電網無人機全部由手工遙控操作轉變為自動駕駛?!苯洕請笥浾呷涨皬哪戏诫娋W廣東公司獲悉,目前該公司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配套的軟件、硬件已經全部研發完畢,全體系實現了自動充電、航線自動規劃、自動巡視、自動分析缺陷等功能。[詳情]
中國迄今單項投資規模最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將在2018年迎來驗收,目前該裝置3臺譜儀的首批實驗計劃對外公布,實驗覆蓋若干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發領域。[詳情]
富士通株式會社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最近公布,他們的聯合研究小組在材料設計中應用第一原理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對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固體電解質組成做了預測、合成與評價試驗,并進行了實際驗證。結果證明,即使在較少數據下,通過與人工智能方法結合,仍可高效地找出最佳材料組成,大幅提高材料開發速度。[詳情]
“嫦娥四號”的奔月任務將分兩步進行:第一步,今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點拉格朗日L2點發射“嫦娥四號”的中繼衛星,以解決地面與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測控問題;第二步,約半年后,發射“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和巡視器,對月球背面開展著陸巡視探測。這是中國探月工程又一次踏上征程,將書寫人類探索月球的新篇章。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預測2018年全球科技大事件,嫦娥四號任務“榜上有名”。[詳情]
日前,航空工業通飛華北公司某新研型號薄蒙皮機械銑切試驗在公司順利進行,并取得一次性成功。該試驗件蒙皮的順利完工,既解決了新研項目蒙皮加工的難題,更開創了國內薄蒙皮機械銑切技術的先河。[詳情]
堡盟大獲成功的CX和EX系列相機再添10名新成員,這些相機搭載了ON Semiconductor和Sony的CMOS卷簾快門傳感器,其中包括Sony STARVIS系列傳感器,可提供500萬、1000萬、1200萬和2000萬像素的分辨率,具有低噪聲、低發熱以及出色的性價比等優點。[詳情]
ST展示整套智能駕駛方案,讓汽車更安全、環保、智能[詳情]
相信任何一個計算機專業的人都不會對RISC(精簡指令集)陌生。這次圖靈獎獲得者就是為RISC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兩個人[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