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布第三批綠色制造名單 晶科、晶澳和通威等10余家光伏企業入選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586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推薦第三批綠色制造名單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8〕257號)要求,現將擬入選第三批綠色制造名單進行公示,請社會各界監督。[詳情]
工信部正式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
7月3日,工信部正式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管理規定指出,按照相關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對動力蓄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對各環節主體履行回收利用責任情況實施監測。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詳情]
國家有關集成電路產業的優惠政策。[詳情]
按照規劃,2025年,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80%以上。[詳情]
為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規范政府對企業投資項目的核準和備案行為,實現便利、高效服務和有效管理,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辦公會討論通過了《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2號正式發布,自2017年4月8日起施行。[詳情]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四川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詳情]
在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一年多后,20多個國務院部委通力配合,為細化落實這一“建設制造強國的行動綱領”編制出一套細致的“框架圖”。“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啟動的《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的編制工作已于近日全部完成,11個配套實施指南已經全部發布實施。”工業與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日前透露。[詳情]
2016年是“中國制造2025”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已經發生新一輪產業變革;這一年中國智能制造已從完善部署至正式推進而形成示范試點;這一年具有戰略定位,方向指導的政策相繼出爐。在2016已進入倒計時的時刻,智匯工業對重要政策重溫、預熱、再解讀——為2017年的揚帆![詳情]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詳情]
國工業4.0、美國先進制造、中國制造2025、英國工業2050……一個個國家級戰略部署正在加快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必爭戰場直指“智能制造”這一新的戰略制高點。而中國制造離智能制造有多遠?中國制造的差距在哪里?該如何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制造發展之路、走向2025?[詳情]
工業是強國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世界工業化三百多年的歷史證明,文化元素對工業化進程和產業變革具有基礎性、長期性、決定性的影響,工業文化在工業化進程中衍生、積淀和升華,也必將在未來現代化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詳情]
“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制造業基礎不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和模式也必然有所不同。”[詳情]
國家發展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聯合印發《關于扎實開展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法規[2015]1544號,以下簡稱《通知》),部署開展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詳情]
5月1日起,醫療器械行業將迎來嚴格監管[詳情]
昨天(12月16日)下午,嘉興市新型智慧城市及信息化建設簽約儀式在嘉興博雅酒店舉行。在簽約儀式上,我市與騰訊、華為等企業簽訂了智慧城市建設框架協議,與電信、移動、聯通、華數等運營商簽訂了加快“十三五”信息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