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于近日印發《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下稱《名錄》),進一步完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下稱“雙高”)產品。《名錄》重點關注石化、有色、輕工等行業,選擇具有污染排放總量大、毒性強、風險高且產能過剩,對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重點任務有直接促進作用的產品,共包含932項“雙高”產品。[詳情]
近日,由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數字經濟研究所編制的《能源數字化轉型白皮書(2021)》(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詳情]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GB 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相關要求,經請示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同意,現將進一步規范《公告》客車類產品準入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詳情]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西安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到2025年,將西安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力爭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的40%以上,產銷規模穩居全國前列。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到2022年,全市新建成投運集中式充電場站200個、充電樁10000根。力爭到2025年建成投運新能源汽車充電站350個、充電樁20000根。[詳情]
【規范性文件意見征集】繁昌區發展和改革委:《繁昌區節能降碳若干支持措施》(征求意見稿)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著眼建設制造強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嚴格貫徹黨中央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行的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全面推動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根據區領導要求,區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繁昌區節能降碳若干支持措施(征求意見稿)》。[詳情]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中國基本扭轉了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10月27日發表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指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發生歷史性變化,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詳情]
貴州省《“十四五”工業節能規劃》發布 鼓勵工業企業等開展綠色微電網
近日,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十四五”工業節能規劃》的通知。鼓勵工業企業、開發區高效開發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開展綠色微電網建設,推廣應用低風速風電技術,積極推動屋頂光伏開發利用,在新建工業廠房實施光伏建筑一體化開發,支持建設開發區儲能等公用基礎設施,實施互聯網+能源、多能互補集成優化、智慧能源等綜合能源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工業領域綠色電能替代,擴大電鍋爐、電窯爐、電動力等應用。加強冶金、化工、建材等工業高溫煙氣回收與低品位余能高效利用。[詳情]
由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簡稱山西煤化所)牽頭制定的《焦炭中各種形態硫的測定方法》(GB/T 39769-2021)國家標準日前正式實施。該標準是山西煤化所在多年致力于煤熱解過程中不同形態硫的遷移轉化規律研究過程中提出的,是對焦炭中形態硫測定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的標準化。[詳情]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鼓勵智能光伏與綠色建筑融合創新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詳情]
2021年10月19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答復“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時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從法規、政策、技術、標準、產業等方面,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包括加快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立法、完善回收利用體系、加強技術創新、深化試點示范等。[詳情]
優先使用綠色能源滿足能源電力需求 《“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青島倡議》 發布
10月18日,以“攜手邁向更加綠色、包容的能源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在青島召開。會議發布《“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青島倡議》,呼吁各方采取一致行動,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詳情]
10月13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風能太陽能資源氣象業務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明確到2025年,風能太陽能氣象業務的核心科技支撐能力和新技術應用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建成以“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為目標的風能太陽能氣象業務體系和服務布局,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的順利實現提供支撐。[詳情]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積極推動新能源發電項目能并盡并、多發滿發有關工作的通知[詳情]
激勵火電深調改造!《華北電力調峰容量市場運營規則(暫行)》發布
華北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2018年啟動以來,取得了良好成效。為繼續深化試點,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探索與完善相關市場機制,華北能源監管局研究制定了《華北電力調峰容量市場運營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并于10月15日經2021年第12次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該規則是華北能源監管局在第三方參與輔助服務市場之后又一次機制創新,也是國內首個探索以容量為交易品種的新型輔助服務市場。[詳情]
加快深化電價改革,進一步提升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核定的科學性、合理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