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新藥創制專項獲得幾項重要進展。據悉,在新藥創制專項支持下,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設計、合成、篩選和開發的治療2型糖尿病的原創化學1.1類新藥西格列他鈉(Chiglitazar)已完成Ⅲ期臨床試驗,預計明年可進行新藥生產上市申請,有望成為新一代口服降糖藥物。[詳情]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主任許嘉齊表示,按照總局部署,藥審中心取得了四項階段性的成果。一是重建審評制度,推進審評體系和審評能力的現代化。[詳情]
有相關人士指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兩個不容忽視的現實。第一,沒有中國制造的“生物技術藥物”在發達國家市場銷售;第二,沒有一家中國“生物技術制藥公司”被國際制藥行業認可。不過,可喜的是,中國創新生物藥的發展在近幾年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成績。[詳情]
《關于調整進口藥品注冊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鼓勵新藥上市,滿足臨床需求,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研究決定,對進口藥品注冊管理有關事項作出4大調整。針對相關問題,也作出了對應的解答。[詳情]
《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從六個方面提出了36條具體的意見。在加快上市審評審批方面,《意見》表示,加快臨床急需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對促進藥品創新和仿制藥發展,《意見》則強調要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詳情]
勃林格殷格翰-禮來糖尿病聯盟表示,新一代的口服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SGLT2)抑制劑 -- 歐唐靜?(通用名:恩格列凈)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準在中國大陸上市。[詳情]
近年來,我國中藥行業生產不斷擴大,中醫藥地位不斷提升,7月的《中醫藥法》更是為中藥行業未來的發展開啟了“快車道”,中藥提取設備作為中藥生產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將迎來新的生機。[詳情]
京東物流的“醫藥云倉”在山東濟南落地。據悉,截止2017年6月,京東物流已經覆蓋全國2691個區縣,自營配送覆蓋了99%的人口,這樣的覆蓋率和速度,肯定會移植到藥品配送上。京東物流負責人講,要讓醫藥行業,感受到京東的“閃電”配送![詳情]
目前我國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一直在不斷提升, 2016年前三名流通企業市占率上升至 37.67%,前一百名流通企業市占率上升至70.90%。而隨著兩票制的全面推進,醫藥流通行業集中度有望階躍式提升,“全國性龍頭+區域性龍頭”的格局將加速形成。[詳情]
最近三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在研新藥有望在最近迎來關鍵里程碑,即用于治療無義突變導致的杜氏肌營養不良癥(nmDMD的Ataluren、治療阿茲海默病病的Intepirdine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藥物GS-0976。[詳情]
“研發投入達到銷售收入10%以上,已成為植恩的習慣。” 這幾天備受關注的重慶植恩藥業,副總經理于國鋒這樣表示。[詳情]
綠色理念引領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嶺藥業獲評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
在《中國制造2025》中,國家將建設綠色工廠列為重點工作,提出了“2020年建成千家綠色示范工廠”的目標。作為我國構建綠色制造體系的關鍵一環,創建綠色工廠是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的重點任務,對于促進工業各行業結構優化、脫困升級、提質增效具有引領作用和重要意義。[詳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展,與氣道和肺臟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性反應增強有關。[詳情]
醫學發展到今天,還有很多疑難雜癥值得研究,更多潛在價值的藥物專利需要維護。而對于專利而言,僅僅擁有一項不錯的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專利是需要運營的。從研發開始,到申請保護,到運用管理,一項專利技術的價值發揮需要各個過程的配合和協調。[詳情]
中藥提取物是將傳統中藥材或飲片經現代藥物提取方法制備的新型中藥商品。伴隨綠色消費觀念的傳播,植物提取物產品在全球愈來愈受推崇,有強勁的發展勢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