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國內首家高科技互動體驗3D打印創客空間落戶青島——魔法工廠在天幕城正式啟用,該體驗中心由中國最大的3D打印公共服務平臺三迪時空打造。中心包含了大數據云平臺、互動式體驗服務系統、軟硬件數字化基礎系統三大板塊。[詳情]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已和海軍顛覆性技術實驗室開發的一個軍事3D打印的潛艇。30英尺長的碳纖維演示3D打印潛艇,幾天內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大面積采用添加劑制造(BAAM)3D打印機制造。[詳情]
我們都知道3D打印技術所能帶來的好處,以及它能給制造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甚至挽救生命,但很少討論的是內在的危險。[詳情]
每一個領域都有這樣一些企業,他們并非領軍角色,然而卻執著于某一分支而擁有強大而獨特的實力。就3D打印界而言,MIS就是這樣的存在。[詳情]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術是采用材料逐漸累加的方法制造實體零件的技術,相對于傳統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術,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我們平常耳熟能詳的3D打印其實可稱為增材制造。[詳情]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目前,3D打印裝備已被列為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五大關鍵技術裝備之一,3D打印為中國制造業注入新動能。[詳情]
經過幾十年的韜光養晦,飛速追趕,現在,我們終于在高新技術領域占領一席之地了。[詳情]
日前,宜家發布了其首個3D打印產系列“OMEDELBAR”,該系列主要由裝飾件組成,其中的第一個3D打印件是一種網格風格的手,可以掛在墻上或充當裝飾性的首飾掛鉤。宜家計劃在明年的某個時間正式推出該系列。[詳情]
目前人類太空探索所需要的航天器、衛星等設備是在地球中進行制造,然后由火箭送入太空中的,所以航天設備的體積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火箭內部空間和運載能力的限制。 [詳情]
“借助‘鑄鍛銑一體’金屬3D打印技術,我們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鍛件。”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張海鷗帶來了“十年磨一劍”的金屬3D打印技術,引發海內外嘉賓關注。[詳情]
3D打印技術發展以來,在各行各業都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醫療、教育、制造業、建筑等行業,3D打印技術的影響已經非常深遠了。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廣告行業也逐漸展現出非凡的影響力。[詳情]
3D打印行業“大事件”惠普公司宣布正式在大中華地區推出HP Jet Fusion 3D(惠普射流熔融3D)打印解決方案,以幫助該地區加速制造業轉型升級。[詳情]
環球資源對511家從事制造和出口的中國企業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中國制造正在遭遇越南、印度以及要重振制造業的美國的“三明治式”夾擊。[詳情]
整個生物3D打印產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并且逐漸承擔起了救死扶傷的使命。各式各樣的生物打印機逐漸面世,它們提高了醫學研究工作者的生產力,為他們賦予能力。[詳情]
隨著3D打印的炒作力度下降,人們對其潛力的期望已經改變并變得更加現實。事實上,3D打印技術可以改變制造業,但是其不能消除其他的制造方法,其被視為可以和其他技術一起使用的技術,而不是替代它們。[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