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概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小型工廠也想導入生產管理軟件(MES),一方面是來自客戶的要求,另一方面小型工廠自身也越來越意識到生產信息化的重要性。[詳情]
使用協作機器人最大的好處是什么?不是更加高效。也不是機器人可以不吃不喝、連續工作更長時間。甚至也不是你的產品可以實現更好的一致性。[詳情]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高科技戰略計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能工廠(或稱智慧工廠)。[詳情]
在智能工廠里,機器和設備將具有提升的自我優化和自主決策的能力。這與今日運行固定程序操作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下面,帶著大家從傳感器、工業以太網、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和智能物流五方面來看看智能工廠的奧秘。[詳情]
達沃斯論壇在2016年初就提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作為年度主題。第四次工業革命為“物理信息融合”,當前,全球正處在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開始融合的初期階段。[詳情]
在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大環境中,美的作為中國家電行業領軍企業之一,如何維持這樣的雙中高水平呢?[詳情]
流程工業智能工廠由商業智能、運營智能、操作智能三個層次組成,由于自身的自動化水平較高,因此實施智能工廠相對比較容易。[詳情]
近年來翻閱各大報章媒體,不時可見工業4.0詞匯穿梭其中,甚至有人將工業4.0視為掀起新一波淘汰賽的觸媒,點出諸如德國等歐美先進國家,已經憑借智能制造,開始建立向中國搶單的實力,由此凸顯中國制造業盡速從自動化邁向智動化的迫切性。[詳情]
如果人,機和工業生產過程智能化網絡化,高品質的單個產品可以創造更為迅速,生產和制造成本可制成具有競爭力。靈活性的另一個原因是梅賽德斯 - 奔馳正在積極幫助塑造數字革命:乘用車,商用車和流動性概念的全球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世界各地顧客的要求正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詳情]
在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包括西門子、思愛普、博世等在內的企業大多以實物或模型向參觀者呈現數字化工業的各種解決方案,人們可以看到智能生產線模型,可以看到機器人、傳感器等反映工業4.0特點的硬件元素,也可以看到數據處理、智能控制等軟件元素。[詳情]
近兩年,面對下游需求疲軟、產能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人口紅利消失、國際紡織產業大轉移等紡織行業新常態,我國棉紡織行業開始了轉型升級之路。[詳情]
勁勝精密,這個早些年還尚屬陌生的名字,迅速躥紅為制造業內的明星企業。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全面啟動,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083)已在探索建立“智能工廠”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詳情]
車間里,分布著42臺大小不一的注塑機,一人來高,形似長方形盒子。丁奎說,整個注塑環節,就在這些盒子里進行:盒子里裝著模具,外面掛著料桶,料桶里的塑料融化后被注射器注入模具,經冷卻后變成空調上使用的一個個小部件。[詳情]
美的空調“智能制造”之路緣起何方?美的空調智能工廠未來又將如何更進一步?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美的空調智能工廠,探索智能制造的未來。[詳情]
數字化工廠,的確是一道有著清晰軌跡的光路,它在指引,那些走向理解智能工廠和工業4.0的必經之路。[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