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過控制裝置和執行機構來控制和協調這些生產設備的動作,使產品的生產全過程按照要求自動實現,盡量減少人的操作與干預,這就是工業自動化。[詳情]
冶金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二):梅鋼傾力打造“智能工廠” 一鍵煉鋼逐步實現無人化
鋼鐵廠未來將會變成什么樣?偌大的生產廠房里可能一個人都沒有,從鐵礦石進入到鋼板下線,所有工序全部都由機器完成。最近,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智能化改造方案,正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其中,煉鋼環節的“一鍵煉鋼”已經實現。 [詳情]
TCL集團耗資250億元在中國深圳建設了一家半導體顯示面板工廠,董事長兼CEO李東生認為,這家工廠已經形成了工業4.0的雛形,“達到了3.5”。[詳情]
據彭博社報道,寶馬集團日前在其倉庫測試一款自動化推車,預計每年將為該集團每車節省5%的成本,省下成本將用于技術研發及生產力提升。[詳情]
在葛洲壩電廠提出建設“智能化電站”之初,對于這一概念的認識,業界并沒有統一的說法,因為當時全國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智能化大型水電站建成。認識都尚未統一,建設起來難度可想而知。[詳情]
去年9月,鎮海乙烯裝置高附加值產品收率達到62.93%,其中雙烯收率達51.39%,再次刷新乙烯裝置高附加值產品收率紀錄。創造最高紀錄的除了有鎮海煉化員工辛勤的雙手,還有信息技術這雙隱形的手。通過智能化手段按不同的分子結構來精確定位物料流向,提升每個分子的價值和利用效率。[詳情]
作為中國石化智能工廠建設試點單位之一,燕山石化在“六統一”原則指導下,遵循總部應用框架,結合企業實際,以全自動數據為基礎,從解決生產經營管理現實問題入手,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業務,自主開發了智能調度、智能供應鏈和設備預知維修等多個系統,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化項目,大幅提升了企業智能化水平,使公司經營管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詳情]
茂名石化作為一家老企業,基礎儀表設施較為薄弱,以致數據自動采集率偏低。為此,該公司把改善基礎儀表設施作為前期的重點工作,在2013年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工程完成后,新增17套DCS裝置共13000多個生產過程數據采集點,使生產數據采集率達到98.26%。同時,針對現有實時數據庫系統點數不足、平臺太多、接口復雜存在應用局限[詳情]
石化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一):九江石化 傳統石化企業的智能工廠建設
九江石化,中石化嫡系企業,江西唯一大型石化企業,國內第一個智能工廠建設的樣板企業。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一堪稱工業4.0經典案例的企業是如何通過打造一流的信息化系統,實現企業生產運營的自動化、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集成化,從而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安全運行能力、應急響應能力、風險防范能力和科學決策能力。[詳情]
面向“中國制造2025”、實踐智能工廠的升級已成為當下制造企業的重要議題。[詳情]
煙草行業智能工廠系列(四):廣東中煙廣州卷煙廠建設智能化生產之“橋”
打造智能化工廠,就是利用信息化系統規范業務流程,利用自動化系統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通過兩者的深度融合,最終實現卷煙生產中規范與效率的全面提升,而MES系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工具。[詳情]
煙草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三):福建中煙龍巖煙草工業公司打造“智慧工廠”
在“要么改變,要么被改變”的選擇中,福建中煙龍巖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站在整個卷煙供應鏈的角度上,積極打造“智慧工廠”,在實現人、機、產品之間無障礙交流的基礎上,不斷優化企業價值鏈,朝著“資源最優利用、產品依客戶需求生產、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穩步邁進。[詳情]
煙草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二):玉溪卷煙廠融合之“變” 從制造到“智”造
通過對ERP、MES等信息系統的深度集成應用,玉溪卷煙廠構建了生產制造、運營管控等核心業務的信息化支撐平臺,形成了數據流、業務流、資金流“三流合一”和信息共享、業務集成、并行協同的局面,有力地促進了玉溪卷煙廠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詳情]
近日,記者在板芙鎮中山市八達機器制造有限公司的成品車間里看到這一幕。一塊塊鋁片被智能工業機器人送入一套全自動大型液壓拉伸成型生產線,出來時變成一只只電飯煲內膽;一塊塊熱軋鋼卷板被智能工業機器人送入一套精密數控拉伸生產線,出來時變成一只只消防滅火器鋼瓶體。[詳情]
在這場新的變革中,汽車制造商、零部件供應商、軟件提供商等站在各自需求角度對智能工廠都有著各自的解讀,也因而帶來了不同層面的實踐,以及不同形態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