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廣東省發改委官網印發《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廣東省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的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通知指出: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連續可靠供應,確保可再生能源機組優先發電,努力實現棄水電量顯著減少,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全額消納。[詳情]
近日,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信管〔2020〕197號,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詳情]
12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赴中國航發渦輪院調研,詳細了解航空發動機研制進展。中國航發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之林陪同調研。[詳情]
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局起步期,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演進期、全球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的持續影響期,清醒認識和科學把握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對編制和實施好“十四五”規劃至關重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的科學判斷,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精準把握,為我們正確認識發展大勢、應對風險挑戰提供了根本遵循。[詳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筑牢國家安全屏障”。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安全治理,對健全我國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至關重要。新基建是發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社會安全治理供給側和需求側提供了新機遇。運用新基建的技術屬性,創新社會安全治理,是激活社會安全治理動能,提高治理水平的必由之路。[詳情]
今后在北京自動駕駛公開測試道路上行駛時,你可能會跟一輛沒有安全員的真正“無人車”擦身而過。記者昨天獲悉,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12月4日向百度Apollo獨家頒發了首批5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這是北京市首次允許測試主體在公開道路進行無人化自動駕駛測試,也意味著自動駕駛發展跨越到了“無人駕駛”新階段。[詳情]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創新放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創新為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賦予了新的動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對于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詳情]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加快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市經濟信息化局組織編制了《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經報市政府批準,形成正式文件發布。[詳情]
關于開展2021年省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項目入庫儲備工作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部署,根據《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21年省級財政資金項目入庫儲備工作的函》(粵財預〔2020〕38號)、《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級財政資金項目庫管理辦法》(粵工信辦函〔2020〕25號)和《廣東省省級財政資金項目庫管理辦法(試行)》(粵財預〔2018〕263號)要求,現組織開展2021年省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工業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項目入庫儲備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詳情]
到2025年,繼續遴選培育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和城市,示范引領作用全面顯現,服務型制造模式深入應用。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應用服務提供商,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體系趨于完善,服務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作用顯著增強,形成一批服務型制造跨國領先企業和產業集群,制造業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服務型制造成為制造強國建設的有力支撐。[詳情]
大白茶、白茶初制工藝流程要經過鮮葉、萎凋、干燥、毛茶。而精制技術相對復雜一些,要經過毛茶、揀剔、拼配、勻堆、復烘、包裝等多道工序。[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9-2020年度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9-2020年度物聯網關鍵技術與平臺創新類、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類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詳情]
突如其來的疫情已經伴隨我們長達半年,由于新冠病毒存在通過糞便和污水傳播的可能性,所以供水及污水處理成為水資源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此次疫情對污水處理行業是一次考驗,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加速了行業發展進程。[詳情]
近日,基于物聯網的食用農產品農藥殘留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規范團體標準已形成征求意見稿,該標準已公開征求意見,于2020年8月5日前截止。[詳情]
食品接觸用銀器團體標準發布,為食品接觸用銀器的行業發展規劃、食品安全戰略的組織實施等提供了標準指引依據和技術支撐,同時為深化食安標準體系作出貢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