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規范茶葉生產加工技術,確保茶產品質量,實現茶葉標準化生產,近日,《九龍大白茶 白茶加工技術規范》等5項團體標準通過審定,不但有助于引導和促進茶企健康發展,使生產者在加工過程中有標準可依,有規范可循,而且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加快助推該地茶產業向自動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
松溪縣憑借著自身生態環境優越、茶葉歷史文化悠久、茶樹良種資源豐富的三大優勢,茶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近年來,該縣把茶產業發展作為加快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力牽引,著力在茶產業規模、品牌、質量等方面下功夫,加快產業提檔升級,助力茶農、茶企走出去,進一步提高茶產業的識別度與知名度,做強做大茶產業。
為了更好地全面提升茶產業發展水平,完善閩茶生產的技術質量標準體系,提升閩茶的品牌,2020年4月由松溪縣特色產品發展研究學會向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提出團體標準編制申請,并于2020年5月獲準立項,之后行業專家又對標準內容進行討論、修改,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并完成公開征求意見。
據悉,近日,由松溪縣特色產品研究學會、松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松溪縣茶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研制的《九龍大白茶 白茶》等5項團體標準在福州順利通過專家組審定,具體包括《九龍大白茶 白茶加工技術規范》、《九龍大白茶 白茶》、《九龍大白茶栽培技術規范》、《松溪白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松溪綠茶》,有力地填補了九龍大白茶等領域標準的空白。
據知情人士介紹,對于《九龍大白茶 白茶加工技術規范》團體標準,明確提出大白茶、白茶加工技術工藝,包括初制工藝、精制技術。
其中,大白茶、白茶初制工藝流程要經過鮮葉、萎凋、干燥、毛茶。而精制技術相對復雜一些,要經過毛茶、揀剔、拼配、勻堆、復烘、包裝等多道工序。注意的的是,復烘溫度及產品含水量還要符合相關規定。
《九龍大白茶 白茶加工技術規范》等5項團體標準的成功研制,不僅有利于完善福建省茶產業標準體系、助力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的有效探索,同時還對于實現地方茶產業的提檔升級,全面穩定和提高茶葉產品品質,幫助茶農、茶企走出去,提高茶產業的識別度與知名度,躋身全國茶業市場一席之地,做強做大茶產業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審核編輯: 智匯婷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