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水,是指未經過處理的水。從廣義來說,對于進入水處理工序前的水也稱為該水處理的原水。例如由水源送入澄清池處理的水稱為原水。而采用強酸性陽離子樹脂將原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再經該軟化水設備過濾出的鍋爐進水就是成為硬度極低的鍋爐用軟化凈水。[詳情]
近三年來,中國企業在包括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領域在內的醫藥領域的跨境并購數量不斷增多,2014年上半年的交易數量還在133起,到了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則分為別為2904起和4253起。[詳情]
研發運用蛋白質高回收率提取及純化技術研發出的產品在封閉、止血、減少滲出、防黏連、促進組織愈合、防治漏瘺方面效果十分出色,相關主要技術在國內國際均屬領先水平。據悉,此項技術的研發主要因為豬源纖維蛋白封閉劑的關鍵技術突破對行業技術進步及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詳情]
醫藥營銷不應當有“創新”行為,它只有對理念的專注,這個理念就是“讓正確的醫生以正確的方式為正確的病人處方正確的藥物”。因此,醫藥代表備案制本身也是我國特有的醫療環境和體制下的一種探索。[詳情]
中國疫苗接連傳來好消息——12月22日,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甲型肝炎滅活疫苗“孩爾來福”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認證。[詳情]
如今,數字化正在層層滲入到醫療各個領域,數字轉型是醫藥企業通向未來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環節。當大數據、人工智能(AI)等已經成為現實應用于醫療領域,未來還將更加頻繁和廣泛地應用在真實世界中,我們應如何思考它們將對醫藥行業產生的影響,一些前行醫療企業已經在開展怎樣的探索和實踐?[詳情]
結合我國血液制品生產現狀,同時參照國外血液制品的發展規律,要求國內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能夠有效地從同一批血漿中分離盡可能多種類的蛋白。未來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VIG)在國內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詳情]
近日,有媒體報道原料藥制造企業要全面退出北京,向周邊遷移。在業內看來,原料藥企業遷出北京并不是將落后、污染企業外移,而是醫藥產業的一次升級。屆時,藥企將迎來搬遷潮,只是搬遷并不容易,在津京冀協同發展的條件下,雖然能保留“北京戶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實打實地治污染、做環保才是應對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秘密武器。[詳情]
何以說中國生物制藥迎來極大利好,拋開瑞舒伐他汀鈣片本身市場潛力不說,就一致性評價這一政策就會讓其受益無窮。[詳情]
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研究發現了SIRT1活性調控的新機制,首次證明了O-GlcNAc修飾是SIRT1抵抗應激的分子開關,表明O-GlcNAc修飾可能成為抗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新靶點。[詳情]
Analog Devices, Inc.,高性能信號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及醫療設備行業的長期供應商,近日宣布與麻省理工學院 (MIT)合作研發用于新一代病人監護設備的技術。 [詳情]
或許一些讀者可能會認為英國退歐是歐洲監管方面在 2017 年的唯一一個重大事件,但在試圖為英國預期于 2019 年 3 月底從歐盟離開做好準備之外,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監管者和企業忙碌。[詳情]
據了解,過去我國的空壓機市場主要以引進國外的產品為主,如德國,韓國等。隨著食品、制藥、鋼鐵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外的空壓機雖然有著大牌子,質量技術強大,但由于售后服務跟不上,且價格昂貴,促使國內空壓機企業抓住發展機遇,亟待突破技術瓶頸。[詳情]
眾所周知,我國是包裝大國,但其“大”主要表現在包裝數量上,而包裝的質量、品牌類型、技術含量以及經濟效益等方面都難以與發達國家相抗衡,因此我國包裝在填充數量的同時,也必須精修“內功”,提高包裝質量,同時應抓住市場發展趨勢,加快轉型升級。[詳情]
藥物毒理學,作為研究藥物對機體有害作用的一門學科,一方面探討藥物對機體的損傷作用,闡明藥物分子結構與其毒性作用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它研究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的過程和規律,闡述機體防御體系對藥物毒性作用的影響。[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