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改進工藝流程,對殼聚糖生產中產生的廢液綜合治理,回收廢液中的蛋白質和熟石灰,不僅解決了殼聚糖生產的環境保護難題,而且變廢為寶,提高了經濟效益。 [詳情]
本文主要對石油化工污水處理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并且結合石油化工發展的情況,對今后污水處理面臨的挑戰與發展趨勢加以詳細闡述。 [詳情]
進入“十二五”,國家對稀土行業的環境污染問題愈加重視,氨氮污染物作為“十二五”期間污染物控制重點,氨氮減排已成為我國水體污染繼COD之后的第二項約束性控制指標。 [詳情]
有關數據表明,2003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產量為1.48億噸左右;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10.04億噸;全國危險廢物產生量1171萬噸;醫療廢物在2002年已達65萬噸。目前我國尚有大量的電子廢物急需處理,以實現回收利用。 [詳情]
根據一般焦化廠的生產工程,可以預期到在整個歷史中所可能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有機污染物,如多環芳烴、芳香類有機物等,具體如:苯、苯胺、苯并蓽、煙塵、煤粉塵、焦塵、SO2、NOX、酚、SO3、H2S等等。這些有機物不但毒性大,而已具有一定的揮發性。 [詳情]
重金屬污染土壤離子礦化穩定化修復技術最大的特點在于真正根據具體的土壤重金屬污染展開針對性修復,藥劑的原料配合比并不固定,真正做到對癥下藥。 [詳情]
本文將通過介紹活性炭的性質與吸附機理以及活性炭的其它組合工藝在國內外水處理中的發展的應用.并且總結其中的優缺點。 [詳情]
表面活性劑廢水的來源很多,LAS除用于洗滌用品外,也廣泛用于制革、紡織等工業的洗滌和脫脂。因此,家庭廚房廢水、酒店賓館廢水、洗衣房廢水中均含有LAS,洗滌、化工、紡織等行業也產生大量含LAS的廢水;LAS生產廠也排放大量表面活性劑廢水。 [詳情]
膜分離技術是目前為止人們掌握的最節能的分離技術,已在海水淡化、溶膠及混合液的分離和濃縮、工業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去除、飲用水的凈化、蛋白質和酶的分離等方面應用,并表現出其較傳統分離技術的優勢。 [詳情]
目前,常規方法處理難以達到國家所要求的排放標淮,需另行處理才行。電催化氧化技術處理高濃度難降解廢水近年來在國外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目前國內外對電催化氧化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運行工藝和參數的研究相對較少。 [詳情]
同碳納米管相比,石墨烯具有明顯的優點,如不含有金屬雜質、生產成本低。近年來,石墨烯在電子器件、能量存儲與轉換、生物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石墨烯優越的電化學行為使得其成為電化學分析中的優良電極材料,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逐漸被應用到電化學傳感器之中。 [詳情]
經新型凈化裝置處理后主要廢氣出口濃度低于40mg/m3,符合國家及地方排放標準, 凈化效率達95.6%~97%。在處理同樣風量的情況下, 此套裝置與目前常用的以蜂窩炭為吸附劑的吸附—催化燃燒裝置相比較具有明顯的優點。 [詳情]
苯甲酸的排放給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開發有效的處理方法具有社會和經濟意義。由于苯甲酸是具有毒性、酸性腐蝕性的化學物質,如果直接采用生物處理工藝將對微生物產生抑制性或毒性。該廢水傳統的處理方法包括:萃取法和大孔樹脂吸附法。 [詳情]
混凝的目的是去除滲濾液中的COD和部分重金屬離子,以COD的去除作為主要考察對象和指標。混凝試驗過程中先對不同類型的混凝劑進行篩選,最后選擇具有高效、低耗、價廉及對pH適應性較好的聚合氯化鋁(PAC)作為混凝劑。 [詳情]
玻璃的折射率為1.5,反射偏振最大入射角為56。,即光線以56o的入射角從玻璃表面所反射的光幾乎全部是偏振光。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