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國正在從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邁進,科技驅動增長成為化工行業“十三五”規劃的關鍵詞,在此背景下,中化國際上半年積極調整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創新型的精細化工行業旗艦”,把“科技創新”上升為核心發展戰略。[詳情]
催化蒸餾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醚化、醚解、醚的轉化、二聚、烷基化、加氫、異構化、脫水、水合等化工過程中。“加快催化蒸餾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工業化步伐,是推進我國煉油、石化和化工行業科技進步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表示,“近年來,催化蒸餾的研究已從單純工藝開發向過程共同規律研究的方向發展,在應用基礎研究、工程研究、工藝開發與應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由于催化蒸餾的復雜性,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詳情]
中國石化重整催化劑出口美國[詳情]
化工人 即將來臨的7大風暴[詳情]
9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各省級人民政府要于2017年底前制定本地區搬遷改造實施方案。到2025年,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化品生產企業,就地改造達標、搬遷進入規范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詳情]
分析人士表示,“哈維”使得美國主要出口化工品受到影響,進一步影響到了對中國市場的供應,造成我國化工品價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但考慮到化工品價格已偏高,市場對后市價格上漲延續性存疑。不過化工行業相關股票則相對滯后于化工品上漲,可繼續持有。[詳情]
作為產業鏈的上下游,煤炭與火電兩大行業長期處于“零和博弈”狀態,兩大行業素有著“蹺蹺板”現象。煤炭價格下跌時,下游的火電企業往往能享受低成本紅利。一旦煤炭價格反彈,又會成為火電企業的“心頭痛”,業績隨之承壓。煤價劇烈變動期間,煤炭股和火電股往往“此消彼長”,走出相反行情。[詳情]
歷時21個月,美國陶氏化學公司(DOW)和美國杜邦公司(DuPont)完成合并,新的全球最大化工公司正式誕生。[詳情]
張淑芬表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技和工業企業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多種精細化學品和專業化學品的主要生產地和生產國,比如我國生產的紡織染料已經占全世界70%以上的產量。[詳情]
日前,亞洲最大的加氫催化劑生產基地——中國石化催化劑大連基地加氫催化劑生產及配套裝置順利建成中交,已開始相關生產準備。[詳情]
今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良好態勢,指標數據超出預期。與此同時,石化市場主要產品價格波動劇烈,行業投資動力不足,化工產品進口壓力加大。中國石化聯合會預計下半年,宏觀面和產業面形勢的變化將繼續影響石化行業經濟運行,機遇與挑戰并存,預計全年行業運行將好于去年。[詳情]
大慶石化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不斷開發高性能、高品質新產品。截至8月22日,大慶石化公司塑料廠線性裝置順利生產7200噸DQDN3711聚乙烯新產品。[詳情]
央企市場化重組正在全面加速。據了解,除了強強聯合,下一步國資委將積極推動央企專業化整合,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戰略聯盟等方式,將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同時鼓勵通信、新材料、新能源、海工裝備、航空貨運等領域相關企業組建股份制專業化平臺,減少無序競爭。[詳情]
太陽化學公司(Sun Chemical)近日宣布,收購位于美國俄亥俄州帕塔斯卡拉(Pataskala)的UV固化油墨制造商Joules Angstrom U.V.Printing Inks Corp。此次收購將有助于太陽化學公司全球布局,用戶也將從中受益。 [詳情]
為了應對洪水的威脅,像埃克森美孚公司和西方化學公司這樣的生產商關閉了工廠。這將影響美國37%的氯和燒堿產能,這些化學物質用來制造乙烯和聚氯乙烯產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