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市場上,水治理、廢氣治理、固廢治理及其各個細分領域都非常活躍,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如今,處在環保產業鏈上游的環保裝備制造也即將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詳情]
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鄒崇文研究組與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江俊研究組,突破了高溫貴金屬催化加氫來調控二氧化釩相變的傳統方法,實現了利用金屬吸附驅動酸溶液的質子摻雜進入二氧化釩材料實現溫和條件下極低成本的材料加氫,發明了堪稱“化腐蝕為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詳情]
他們通過制造納米“篩子”來說明他們的發現,這種“篩子”可以幫助將分子分解成前所未有的大小,比人的頭發細一萬倍。[詳情]
環保部大規模督查執法是否造成企業停產限產經濟損失過大?對此,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27日表示,環保執法打擊的是違法企業,是黑色的GDP,扶植的是合法企業,是綠色的GDP。在執法過程中,肯定會對一些違法企業、不達標企業造成較大沖擊,甚至關停淘汰,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歷史欠賬總是要還的。[詳情]
大氣中超細顆粒物的檢測首次有了低成本便攜式利器。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肖云峰研究員和龔旗煌院士帶領的課題組,成功制備了基于納米光纖陣列的全光傳感器,新傳感器的單顆粒粒徑分辨率首次達到10納米。[詳情]
以ERP系統為例,它屬于企業核心生產系統。以往很多企業都擁有一定規模的自建機房,多采用SAP的 ERP系統并部署在自有服務器上。[詳情]
在受損的福島第一核電站釋放出的微小顆粒中發現了鈾和銫等其他放射性物質。 根據一項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的最新研究,放射性沉降物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比先前預計的時間要長得多。[詳情]
2017年,PVC 在北美樹脂市場中再次領先, 銷售額增長超過3%。反觀其他類型樹脂卻表現平平,低密度聚乙烯銷量下降,聚丙烯銷售量與上年持平。 2017年中國多家企業違反反壟斷法,成為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九年來,反壟斷部門對國內企業開出的最大的一筆罰單坐地起價PVC價格,而全球PVC卻勢不可擋,節節攀升。[詳情]
兩位滑鐵盧化學家已經使制造商更容易生產一種新的更快、更便宜的半導體。 化學家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同時控制沉積在表面上單壁碳納米管取向和尺寸的方法。這意味著,相對于硅,半導體開發者可以使用碳,這將縮小器件的尺寸,提高器件的速度,同時提高電池的使用壽命。[詳情]
從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2017年,中國石化旗下貿易公司聯合石化(UNIPEC)進口到中國的美國原油數量為557萬噸,預計2018年中國石化進口美國原油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進口總量有望突破1000萬噸。[詳情]
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學物質之一,也是肥料的主要來源。它作為一種易于運輸的能源儲存和可再生能源氫氣的來源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一個多世紀以來,氨一直是由Haber–Bosch工業化合成的。但這種能源密集型需要較高的溫度和壓力,并產生約2%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一個可持續的替代方案將解決許多問題。[詳情]
丹麥LM 風能公司生產出的88.4米長的復合材料風機葉片,是迄今為止全球風機葉片制造商生產出的最長葉片,與100碼美式足球場的長度相仿。88.4米葉片風機的掃風面積相當于3個足球場大小,所輸出的電能可供一個小鎮使用。[詳情]
中國總體的供給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因此需求水平這么高,供給水平這么低,要盡快提高供給水平,這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儀器行業目前整體薄弱,提升自我研發能力,加上互聯網時代的產業分工細化,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十年實現對賽默飛、島津、安捷倫等國外品牌的彎道超車。[詳情]
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開啟了一種新的更有效的途徑來轉化甲烷——一種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的有效氣體——直接轉化為制造塑料、農藥和藥品的基本化學物質。[詳情]
高分子材料是指單體通過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得到的聚合物而形成的材料,如各種塑料、橡膠等,它也是制造紡織合成纖維的原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