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國家發改委過去五年針對公用事業價格監管政策的制定軌跡,筆者發現了清晰的脈絡、方向和重點,它們均從更高層面給水價機制改革予以指導。相較于電價氣價等其他公用事業價格的改革,水價機制的改革進程比較遲緩,急需加快步伐,與整體的節奏相匹配。[詳情]
碧水源中標河南焦作2.65億項目 CWT膜技術幫助解決村鎮污水治理痛點
日前,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與旗下子公司河南碧水源水處理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河南省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村鎮污水綜合治理工程(EPC+O&M)項目,總額逾2.65億元,將通過應用87套碧水源自主創新研發的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系統(CWT),解決當地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等分散式治理難題,以高標準出水水質保障該地區的水生態環境質量,助力生態宜居示范區建設。[詳情]
?十三五期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將持續、快速、融合發展,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上海產業轉型創新、全球科創中心建設進入攻堅期,全球卓越城市建設起步。把握產業發展“互聯、智能、綠色”新趨勢,促進生產方式變革,推動經濟轉型,是兩化深度融合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詳情]
2019年3月1日,中編辦網站公布了財政部的三定方案,主要是財政部主要職責,職能轉變,職責分工和內設機構。[詳情]
2018年全國環境行政處罰罰款152.8億元,同比增長32%,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前2014年的4.8倍。[詳情]
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并實施了《上海市不納入建設項目環評管理的項目類型(2019年版)》,上海超過四分之一的建設項目不再需要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此次豁免環評的項目范圍主要涉及產業類、社會服務類、基礎設施類、環境治理類共4類建設項目。[詳情]
浙江省環保技術發展現狀和前景如何?面臨哪些需求和挑戰?日前正式發布的《浙江省環保技術2017年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給出了答案。作為全國首部環保技術白皮書,該書將為浙江省生態環境治理提供技術指導與智力支持。[詳情]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顯著提高和高層建筑數量的不斷增多,城鎮供用水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大量建筑需采用加壓的二次供水形式。由于二次供水設施存在建設和管理多元化、運行維護責任不到位等問題,導致二次供水水質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次供水迫切需要法制保障。[詳情]
據安徽商報報道,劃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提升水質監測預警能力、推進水源地周邊綜合整治……《安徽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出臺。[詳情]
2019年2月11日,阿普奇董事長陳堅松先生在內部發表了一篇名為《重新定義工業電腦》的文章,分享了他對于未來工業電腦的一些思考和看法,[詳情]
環境保護技術市場是一個政策引領型的市場,隨著我國環境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與日益嚴格的監管督查,配合寬松的創新創業政策助推,我國的環境技術創新和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詳情]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關于促進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強調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以發展出能夠解決中國特有復合型環境疑難雜癥的有效技術。[詳情]
水資源稅費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破解我國水資源短缺難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對促進我國水資源節約保護、抑制地下水超采和不合理用水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對我國水資源稅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對下一步水資源稅改革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詳情]
碧水源預中標30億定州市城市雙修工程 保護白洋淀上游水生態環境
日前,由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聯合光控特斯聯(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市政中南總院等7家單位組成的聯合體以綜合評分第一的成績預中標“定州市城市雙修工程”,項目總額逾30億元。[詳情]
河北省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2019年重點工作意見》
2月11日下午,河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審議通過了《河北省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情況和2019年工作要點》《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2019年重點工作意見》《河北省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2018—2035年)》及9個專項規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