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全球年會”于2016年9月24-25日在北京舉行。SAP大中華區副總裁彭俊松出席并演講。[詳情]
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宏觀戰略的推進,制造業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面對未來智能制造的沖擊,無論是整個制造行業,還是制造企業,都在面臨著一場從管理到生產、從制造方式到運營模式的全面升級。[詳情]
如今數字化轉型浪潮已經席卷了全球業務,商業環境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評論》“數字化轉型的九大要素”一文中所提:新技術的使用正在徹底改變企業的績效和影響力。[詳情]
7月31日,李克強總理考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稱,要繼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繼續培育云計算等產業,加快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李克強表示,今年以來經濟繼續穩中向好,要求著力鞏固經濟向好態勢。[詳情]
西門子于9月19至23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期間,以“實現數字化企業——正當時!”為主題,攜豐富的互動展示案例及完整的產品組合,全面展示了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如何幫助不同行業客戶實現更高的靈活性、更短的產品上市時間、更高的生產效率以及更好的產品質量,以確…[詳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布的《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和路徑》研究報告認為,在新時代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政策部署下,在加速建設制造強國和“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背景下,傳統產業亟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通不同層級與不同行業間的數據壁壘,強化數據驅動能力,提高行業整體運行效率,加速數字化轉型與升級,構建全新數字經濟體系。[詳情]
最傳統的行業——煤炭行業的佼佼者兗礦集團,已經習慣了做“吃螃蟹”的人——建立煤炭行業第一家云計算中心,首家啟動煤炭行業大數據工程,打造煤炭行業第一家財務共享中心……如今,兗礦集團又在工業云的實踐上沖鋒在前。[詳情]
作為俄羅斯企業展代表公司之一的數字高新科技公司日前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的采訪。該公司國際市場部主任馬克西姆·米哈伊洛夫表示,公司在智能及高端設備展區設有展臺,力求向中國客戶及世界各地展商展示俄羅斯數字經濟發展成績。[詳情]
工業數字化的第一步是底層數據共享,其核心環節在設計端。離散工業因為具有協作痛點,所以,其數字化最容易輸在起點,深厚積累是唯一的捷徑。[詳情]
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競爭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爭論點燃。作為事件當事一方,青云QingCloud官方的回應,讓更多的人注意到了中國本土云計算公司在技術、應用和服務等方面的某種堅持,同時也對整個云計算市場該如何更有序、健康地發展下去,有了全新的認識。[詳情]
在距離舊金山24英里的加州圣拉蒙,美國通用電氣(GE)在七年前悄悄地設立了一個數字化中心。GE時任CEO杰夫伊梅爾特(Jeffrey R. Immelt)招募了數百位軟件工程師,為的是將GE變成“全球十大軟件公司之一”。[詳情]
85%的企業已經意識到數字技術可能將在幾年內顛覆原有生產方式,但只有7%的企業制訂了全面的戰略。[詳情]
“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上升到國家戰略,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在這兩項政策的帶動下進入了高速軌道,已開啟工業革命之路...《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曾在書中指出:“新工業革命是一次綜合的、系統化的數字化基礎設施轉型”...[詳情]
近日,在“2018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曉明出席并發表題為“新工業革命背景下,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認識”演講,探索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路徑。[詳情]
在日前舉行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與應用”研討會上,中外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火熱發展態勢引起與會者熱議。針對工業互聯網平臺下一步面臨哪些挑戰和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認為,從宏觀角度看,要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一步發展,需要應對企業家意愿、數字化生態構建和真實應用場景牽引三大挑戰。針對當前行業大力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與之前的兩化融合、智能制造、制造業及互聯網融合相比有何區別和聯系,安筱鵬梳理了“兩個沒變”與“六大變化”,值得產業關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