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布的《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和路徑》研究報告認為,在新時代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政策部署下,在加速建設制造強國和“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背景下,傳統產業亟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通不同層級與不同行業間的數據壁壘,強化數據驅動能力,提高行業整體運行效率,加速數字化轉型與升級,構建全新數字經濟體系。
報告提出,數字化轉型的廣泛應用將給中國傳統產業帶來諸多益處。其中包括:使IT系統快速迭代,提升業務敏捷度;優化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延伸產業鏈長度,擴展服務環節,為傳統產業帶來眾多價值。為了切實推進數字化轉型,中國企業必須轉變數字化的管理和建設方式,以科學的企業架構理論來驅動管理提升,利用新技術和商業模式進行創新,使數字化轉型從局部規劃和設計向全局規劃和頂層設計轉變,最終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針對傳統產業的行業數字化特點和不同發展階段,報告還提出了數字化轉型分步實施的路徑,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18-2020)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第二階段(2021-2025)推進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第三階段(2026-2030)實施企業內到行業的集成,并于第四階段(2031-2035)最終實現完整的生態系統的構建。而在具體措施上,報告從構建數字經濟的戰略體系、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一整套制度保障體系、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數字化產業格局以及構建開放、協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體系等方面提供了具體建議。
(審核編輯: phoebe)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