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承辦的第一屆中德制造論壇在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智能制造、可持續發展與大飛機制造”。記者從會上獲悉,飛速發展的3D打印技術,不僅可以制造3D飛機,還可以打印器官,專家預計在5至10年內,該項技術將從實驗室走向應用。[詳情]
最近,3D納米制造助理教授設計了一種電化學工藝,可用來“吃掉”金屬3D打印件的支撐結構。研究團隊實想出了多種方案來應對不同的金屬3D打印方法。[詳情]
3D Metalforge開設了新加坡首個端到端金屬3D打印中心
據悉,新加坡本土金屬3D打印公司3D Metalforge開設了新加坡首個端到端的金屬增材制造中心(AMC),該中心提供一系列端到端的金屬3D打印解決方案和服務。[詳情]
3D打印技術是運用粉末狀的金屬或者塑料等材料,通過逐層打印來構造成物體的技術;也就是打印成三維的立體物件,它可以打印出汽車、步槍、甚至還能打印出房子;是不是很神奇和不可思議?[詳情]
近日,歐空局ESA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如何利用太陽爐與3D打印技術烘制出的月球磚塊,采用3D打印技術在太陽爐1000℃高溫的加熱下,一層一層地利用仿制的月之塵(moondust)材料烘制磚塊,這種材料基于地球的火山區域物質,加工后能夠仿制月球土壤材料的特性。[詳情]
近日,俄羅斯Kabardino-Balkarian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發明了一種新的多功能聚合物材料,可用于3D打印無人機、假肢和機器人。該材料生產成本低,便于生產,易于操作,可用于廣泛的3D打印應用。[詳情]
新西蘭即將獲得其首款3D打印電動車。據悉,該3D打印電動車名為“The Drop”,目前由Ira Munn開發,是為通勤者設計的三輪電動車。該車輛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電池可支持行駛300公里。[詳情]
“中國制造2025”是工業4.0在中國的創新發展,是繼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技術之后,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主要是指基于物理信息融合技術,采用3D打印、智能機器人等現代化生產設備,實現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方向轉型,傳統大規模勞動力、資源密集型產業逐漸向智能密集型方向轉變,從而建立起智能、靈活、高效的個性化、數字化生產服務模式。[詳情]
還記得本站曾報道的寶麗來在CES 2016的3D打印展會上推出的首款3D打印機ModelSmart 250S在今年的CES展會上,該公司推出了三款緊湊型3D打印機型號和兩款3D打印筆,并宣布即將推出材料套件。[詳情]
3D打印技術在液壓系統制造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液壓閥塊增材制造領域,選擇性激光熔化金屬3D打印技術已成為液壓閥塊再設計與小批量生產的新技術。[詳情]
澳大利亞名為SPEE3D的創業公司力求通過獨特的金屬沉積方法提升金屬3D打印速度。SPEE3D的LIGHTSPEE3D3D打印機采用超音速沉積技術,據稱以比其他金屬3D打印技術快100倍以上的速度。因此,該技術可以在10分鐘內完成3D打印基本的金屬零件。 [詳情]
最新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增材制造行業,也就是通常所說的3D打印,增幅達17.4%,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詳情]
波音新增風險投資部門HorizonX 將重點投資3D打印領域
近日,美國飛機制造商波音公司宣布推出HorizonX,其新風險投資部門將專門投資創新型技術創業公司。據報道,HorizonX將會投資幾個重點領域,包括3D打印、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詳情]
作為當下各個行業熱議的技術,3D打印的發展勢頭無疑是愈發迅猛。接下來,小編將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方面簡單聊聊3D打印產業的發展趨勢。[詳情]
集智攻關的某柔性涂層技術研制成功,順利通過專家鑒定。技術攻關組成員、該團技術股工程師黃冬珍告訴筆者,這是他們借助地方優勢資源走開軍民融合路子,助推部隊戰斗力提升的一次生動實踐。[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