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發布連接多臺Robox 3D打印機的“Root、Tree&Mote”網絡系統
1月10日,3D打印機制造商CEL(Robox 3D打印機制造商)發布Root、Tree和Mote網絡系統。據悉,這是一個由遙控器、垂直外殼和Robox 3D打印機的觸摸屏界面組成的三部分系統,該系統將使用戶可以很容易控制多臺Robox打印機。[詳情]
中國3D打印產業一直處于“跟跑”階段,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的3D打印技術大部分仍停留在科研層面,并未實現在工業及個人消費領域大規模推廣。 [詳情]
作為工業4.0時代的一大標簽,3D打印的發展無疑為中國制造提供更好的助力。當前,3D打印在汽車領域的應用已從簡單的概念模型到功能型原型朝著更多的功能部件方向發展,滲透到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領域的設計,未來幾年汽車行業研發領域將迎來3D打印技術引入爆發期。[詳情]
GE旗下GE Additive將與GE Capital合作研發金屬3D打印機
近日,GE公司宣布其旗下的GE Additive和GE Capital將展開合作,共同出售和融資金屬3D打印機。GE Capital將為其客戶開發一系列定制的金融解決方案。[詳情]
韓國政府認為前沿技術是“下一代增長驅動力”,將進一步著力推進它們的發展。本月27日,韓國召開了第八屆信息和溝通戰略委員會會議,3D打印、5G和人工智能都被納入新興技術領域的名單。[詳情]
據了解,在今年的法蘭克福國際精密成型及3D打印制造展覽會上,美國跨國公司通用電氣是Materialise展臺的聯合參展商,他們的3D打印燃油噴嘴很好地展現了3D打印技術的巨大影響力。[詳情]
近年來,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船舶、汽車等制造業各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少國內的大型制造業企業已逐步將3D打印納入研發與試制的流程當中。然而對比美國的制造業,特別是財富500強工業巨頭們在3D打印的投入,兩國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詳情]
依靠獨樹一幟的制造風格,最近這兩年3D打印技術發展迅速。一些深耕在該領域中的人更是大放豪言:未來的市場是屬于3D打印的,有朝一日3D打印終究會完全取代數控機床的地位,獨占裝備制造行業的鰲頭。 [詳情]
全球工業噴墨技術領袖英國賽爾公司,日前宣布在諾丁漢建立一個新的3D打印技術研發中心,并將于2017年1月開始營運,向機器制造商、材料供應商和終端客戶提供3D打印服務及設備。 [詳情]
供應鏈管理的目的是將原始材料轉變為部件或裝配,最后將最終產品傳遞到消費者手上。但3D打印的興起或許會使供應鏈理念和結構發生變革。因為3D打印蘊含著很多優化企業的戰略資源的潛能,尤其在供應鏈結構上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詳情]
2016年,3D技術從實驗室產品到量產,現在已經成功推向了市場。這其中有定位在高端設計愛好者的3D打印機,同時也有定位低齡化的3D打印筆。[詳情]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日前提出了一個“為澳大利亞釋放未來增長機會”(unlocking future growth opportunities for Australia)的發展戰略,并指出:3D打印將是未來20年澳洲政府的戰略核心。[詳情]
GE與德國概念激光公司達成收購75%股份的協議,協議允許GE在數年內完全收購該公司。GE副主席兼GE航空總裁表示:“GE承諾增強概念激光公司的技術和產出。”概念激光CEO表示:“GE看到了增材制造領導工業生產數字轉型的潛力,我們很高興能在一起加速該技術的發展以造福用戶。[詳情]
一家荷蘭酒店正在籌措資金用于建設高科技3D打印會議中心,可以再現紐約中央公園和其他標志性地標。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是歐洲第一個3D打印建筑。[詳情]
3D打印最有前途的應用之一就是為患者制造出適合需要的定制功能器官的能力。雖然過去幾年里在這個方向上已經有了一些進展,但直到上周,這個夢想才開始感覺更接近現實。[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