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D納米制造助理教授設計了一種電化學工藝,可用來“吃掉”金屬3D打印件的支撐結構。研究團隊實想出了多種方案來應對不同的金屬3D打印方法。
首先,Simpson用一臺多材料Optomec直接金屬沉積3D打印機制造了一個帶有碳鋼支撐結構的1英寸不銹鋼拱形結構。然后,他用一種硝酸溶液成功地溶解掉了支撐結構,同時零件完好無損。這種支撐結構相對好去除,因為金屬沉積實際上與FDM 3D打印很像。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更為復雜的支撐結構去除工藝,適用于SLM、DMLS等基于粉末床的金屬3D打印工藝。
事實證明,對于用最常見的金屬3D打印工藝制造出的支撐結構,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主要的3D打印部件充當陰極,支撐結構則會受到陽極腐蝕。一個在EOS粉末床3D打印機上完成的測試部件證明了該技術的效果,其中支撐結構大約在七個小時內被侵蝕掉,遠低于機械加工處理所需的32至40小時。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