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青島紅領集團的西裝大規模定制工廠,你會發現這里的電腦比縫紉設備多,不僅每個工位前都有一臺識別終端,流水線的前端還設有數字化訂單中心。[詳情]
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其中將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詳情]
工業4.0帶給信息產業的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新的市場、模式、生態的發展創新,對于傳統IT產業的芯片和軟件來說是巨大機會。工業4.0對制造業的升級改造要求,必將通過芯片和軟件實現,而這兩個領域國際上的應用早已成熟,行業壟斷壁壘很堅固,而工業4.0卻讓在工業制造領域發展芯片和軟件能力迎來重大機遇。[詳情]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為做好制造業穩預期、穩信心、穩投資、穩增長工作,促進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詳情]
戴家鵬,是郭臺銘挑選出來實施實現機器人三年計劃的人。近期,記者對富士康自動化總經理戴家鵬進行了專訪,復原過去四年富士康在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領域的探索過程和思考。[詳情]
日前,“工業4.0”到“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楊海成在會上發表演講,提出中國正走到世界發展高技術前沿的十字路口,適時提出“中國制造2025”。[詳情]
自1959年,世界上第一臺機器人誕生之后,機器人技術便迅速發展。時至今日,各國在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之時,機器人技術總能成為陪伴其左右的強大助力。[詳情]
“在推進智能制造過程中,中國既要聽德國的聲音,也要聽美國的聲音?!边@是來自美國智能制造領域最前沿的聲音。[詳情]
2016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于5月11日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詳情]
李克強關于“中國制造2025”的9個判斷。[詳情]
2014年之前,幾乎沒有人覺得制造業應該受到國民的尊重,大量的言論充斥著討伐與控訴,討伐加班多,控訴利潤低,一些制造企業去北京某高校招聘時,甚至被趕了出來,從大學生,到白領,再到尖端的管理人員,都不屑于給自己貼上一個“制造”的標簽! [詳情]
在5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表示,“‘互聯網+’是對‘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支撐,要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span>[詳情]
中國各地的工廠正在用機器人取代人類,世界各地都能感覺到這場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接下來的五個故事,切實落地的講述了中國不起眼的工廠里實實在在發生的變革。[詳情]
紡織行業智能工廠系列(四):紡織業開啟“智造革命” 機器人充當開路先鋒
過去,得益于國內極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紡織業等到了迅速發展。如今,人口紅利消退,代替的是技術紅利,以機器人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和技術,讓紡織業開啟了一場“制造革命”。[詳情]
紡織行業智能工廠系列(三):晉江龍峰紡織 --“機器換工”引領紡織智能化革命
“我們是現代織女,我們熟稔現代化與紡織技術,我們擅長剝繭抽絲、捻絲成紗、紡紗成布。從織造到智能,我們代表中國。”這是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車間樓梯的一個標語。樓梯間、階梯、車產車間的柱子、辦公室的墻上……在龍峰,這種類型的標語隨處可見,它不僅闡述了這家晉江企業遙遙領先的紡織技術、完美的智能化轉身,也顯示了其以強大“背景”為依托的滿滿的自信。[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