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的規劃建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詳情]
以連接新紀元迎接未來挑戰:浩亭在數字新聞發布會上推出眾多創新解決方案和產品
“我們認為連接新紀元是穩定的三位一體:可持續性、(去)全球化和人口變化的社會大趨勢是模塊化、自治和數字孿生技術大趨勢的推動力量。它們也是我們連接新紀元的護欄,”新技術與開發委員會成員Kurt Bettenhausen博士對這個概念進行了詮釋。“我們正是基于這些社會和技術大趨勢開發始終將客戶利益放在首位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簡而言之,我們正在通過為客戶產出創新附加值的解決方案塑造未來的連通性。”[詳情]
據外媒報道,向全面電動化未來過渡,取決于成本低、性能更高和更安全的電池。采用固態方法等下一代電池化學來優化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已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然而,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能達到商業化階段,以滿足對先進技術的爆炸式增長需求,如電動汽車、醫療設備、無人機和能源存儲解決方案等。[詳情]
國資委、工信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10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關于加快推進中央企業兩化融合和數字化轉型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中央企業加快信息化工業化融合和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發展數字經濟更好發揮引領支撐作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任洪斌,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出席簽約儀式。[詳情]
隨著新能源并網規模的不斷提升,電力行業面臨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的“雙高”挑戰。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過程中,“源隨荷動”的傳統電力系統生產組織模式每天都在發生著根本性變化。作為提升新能源消納、實現電網安全高效、助力負荷可控可調的戰略性抓手,數字化成為了決勝的“首選”。[詳情]
10月26日,在京雄城際鐵路10千伏雄安高鐵明珠分布式光伏匯集站監控室內,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羅曉東查看監控大屏上不斷變化的數字。截至目前,作為雄安新區數字化主動電網片區級示范一部分的雄安站屋頂光伏項目已經連續穩定運行300余天,總計節約標準煤1485噸,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4821噸。[詳情]
乘用車自動駕駛、車聯網等備受關注,相對傳統的專用車企業也進行著數字化革命。[詳情]
2021年10月15-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在重慶主持召開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現場會。[詳情]
工信部組織開展2021年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申報工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1年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任務揭榜工作。進一步探索完善揭榜掛帥機制,面向全社會張榜招賢,激發產業創新活力,遴選培育優勢企業和成果,加速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詳情]
9月24日,在華為全聯接2021上,華為首次從數字基礎設施全視角,展現多領域的創新突破,發布多款業界首創及影響未來十年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持續引領數字基礎設施創新,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詳情]
廣東(佛山)制造業轉型發展基金成立:總規模300億元,首期規模100億元支持制造業轉型發展
9月15日,廣東(佛山)制造業轉型發展基金成立暨2020年度納稅大戶授牌儀式舉行。市委書記鄭軻,市長郭文海出席活動。[詳情]
新核云完成C輪近2億元融資,加速覆蓋離散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市場
近日,新核云宣布完成2億元C輪融資,由小米戰投、順為資本領投,北極光創投與同創偉業持續加碼。這是今年以來,這家工業智能軟件服務商完成的第二輪融資,年初新核云剛剛完成由同創偉業、IDG資本領投,北極光創投和藍江投資跟投的1.5億元B+輪融資。[詳情]
西門子助力打造兩位一體數字化賦能中心 支持常熟市產業轉型升級
西門子于今天與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蘇州蘭德置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攜手在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基于西門子核心技術的在華首個“先進制造+低碳園區”兩位一體示范項目[詳情]
7 月21 日,深圳光明區政府、深圳灣實驗室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簽署兩項戰略合作協議。[詳情]
?“碳中和”成為當下熱詞。中國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和 “十四五” 規劃中均明確了要于2030年實現 “碳達峰” ,2060年實現 “碳中和” 的目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