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詳情]
第二批自貿區試點已篩選出21項改革經驗、8個創新實踐案例,并由相關部門上報國務院,近期有望獲批并開始向全國適合的地區推廣。[詳情]
世界上第一臺真正使用的機器人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發展至今,機器人已能廣泛應用于制造業、非制造業以及服務人類。其中掃地機器人在我國大概興起于2010年,2010年后,關于掃地機器人的關注度一路上升。加上近幾年不斷有利好政策出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掃地機器人在國內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詳情]
工信部規劃司司長羅文:創新工作思路方法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
做好各項規劃與“十三五”規劃建議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銜接。以地區、城市為載體,開展《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推進制造強國產業基礎大數據平臺和部內任務實施管理兩個平臺建設。[詳情]
苗圩說,2016年要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促進輕工、紡織、食品、醫藥、智能硬件等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服務型制造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工業設計、融資租賃、節能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詳情]
綠色發展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近日表示,《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五大工程,其中就包括綠色制造工程,近期工程方案將印發實施。[詳情]
工信部透露,《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年版)》(以下簡稱《目錄》)近日正式發布,并將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工信部對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進行了權威解讀。[詳情]
貴州省大數據地方立法咨詢會日前在京召開,全國行業界、法律界、管理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受邀參會,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征求意見稿)》把脈。這意味著,我國首部大數據地方法規即將面世。[詳情]
當前,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創新深入發展,“互聯網+”制造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力正在形成。[詳情]
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實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制造強國的戰略舉措,更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詳情]
臨近年末,扶持新能源汽車政策密集發布,料推動明年行業的增長。[詳情]
《中國制造2025》的地方版行動計劃多已出臺。根據記者梳理,已有江蘇、湖南、安徽、北京、福建、四川、廣東、遼寧等地出臺了制造業強省(市)戰略。[詳情]
隨著科技演進,“智能化”這個關鍵詞不斷出現在各個領域,家電智能化、辦公智能化、汽車智能化、教育智能化、電網智能化……從“十三五”規劃來看,創新形成發展新動力的重要手段,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詳情]
28日,國家首個語義庫標準——《智能客服語義庫技術要求》標準啟動會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舉行。[詳情]
為了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制定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2016—2020年)》。業內人士認為,在主管部門的引導推動下,資金、資源向智能制造領域加速匯集,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互聯網將是長期大主題。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