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所謂智能制造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指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詳情]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受到蟑螂“啟發”,最新研制了一種柔性“機器人”,可抗壓、降低身形、鉆入縫隙。[詳情]
美國維克弗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業已找到一種方法讓3D打印機產出的骨骼、肌肉和軟骨組織實現血液的流動。[詳情]
科研團隊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可連續打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開發出了一款超級快速、可連續打印的數字投影3D打印機,比傳統的3D打印速度提高100倍。[詳情]
美國老年人電子產品廠商GreatCall最近通過眾籌網站Indiegogo,為一款面向老年人的可穿戴設備LivelyWearable融資。[詳情]
LG集團旗下移動設備組件子公司LGInnotek本周四宣布,公司已經開發出超小心率傳感器模組。[詳情]
日前,葡萄牙里斯本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們開發出了一群3D打印智能水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在真實的環境中使用,并且可以成百上千地進行部署,能夠應用在環境監測、搜索、救援和海上偵查等領域。[詳情]
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正在進一步加大對3D打印行業的投資。日前,該公司宣布將在瑞典Finsp錸g投資2千140萬歐元開設制造金屬3D打印部件的大型工廠。[詳情]
面向“中國制造2025”、實踐智能工廠的升級已成為當下制造企業的重要議題。[詳情]
以輪胎模具和硫化機業務聞名于世的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輪胎模具巨頭巨輪智能,正在向智能制造行業遞出又一張新名片。[詳情]
大年初三,年味正濃,位于光谷智能制造產業園的武漢華星光電已在常態運轉。以此進度,武漢華星光電在今年底有望提前實現量產,滿產后可實現年產值超百億元,助推我市加速打造千億顯示產業集群。[詳情]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331092輛,同比大增3.4倍。面對巨大的市場前景,早在幾年前,大眾對于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有謀劃。[詳情]
在海得控制日前舉行的2015年度總結及表彰大會上,海得控制董事長許泓公布了歷時5個多月討論的2016-2018業務發展戰略。[詳情]
現在,我們正轉型到一個更互聯,更先進的數字化生態系統之中,而在其中,物聯網初創公司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詳情]
2016年世界移動大會即將召開,華為展臺相比去年增加了50%,展會內容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僅僅展示了華為的明星產品,還有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產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