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交易中心發布6月跨省跨區發電權交易出清結果,華電新疆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成功替代華電江蘇公司火電成交電量2223萬千瓦時,替代華電安徽六安一期關停小火電機組電量5496萬千瓦時。[詳情]
福建省:2018年推進6個海上風電項目 推動福建海風裝備制造基地等
福建省加快海洋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發布《關于印發福建加快海洋強省建設201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培育發展海洋新興產業。推進寧德霞浦、長樂、福清、平潭、莆田南日島和平海灣等海上風電項目。推動福建海風裝備制造基地等一批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關鍵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大力推進福建深遠海養殖裝備等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打造寧德、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等海洋工程裝備業基地。[詳情]
重慶發改委:202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合計300萬千瓦
近日重慶市發改委公布了重慶市“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文件顯示,2020年,全市電源總裝機約2687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725萬千瓦,煤電裝機(含市外點對網項目)1582萬千瓦,氣電裝機80萬千瓦,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合計300萬千瓦,計劃內外購水電387.5萬千瓦,清潔能源(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占比將達到38.15%。[詳情]
6月底,國家電投江蘇濱海北區H2#400MW海上風電場最后一臺風機正式并網發電。這意味著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100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這一過程歷時3個月,創造了中國海上風電大規模連片化開發的并網新速度。[詳情]
在這次會上,國家發改委明確指出旺季要靈活調整進口政策,建立完善“有控有進”的動態調節機制,根據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及保供穩價需要,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用煤旺季,適當放寬短期內運力難以滿足的東南沿海等地區煤炭進口,更加有效發揮進口煤的調峰作用,促進國內市場供應平穩和價格穩定。[詳情]
對行業未來發展進行展望是歷屆大會的必然議題。6年前,在第25屆世界天然氣大會上,國際能源署就曾樂觀表示,天然氣產業進入黃金時代。這一看法很快成為當時全球油氣行業的主流觀點。然而,之后的天然氣市場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繁榮程度,“夾在煤炭與可再生能源之間”,天然氣消費保持年均1.5%的增長,2014年甚至一度低于1%。[詳情]
6月28日,中電聯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在中電聯召開的標準化工作會議上指出,中電聯開展標準化工作30周年,電力標準化工作成效顯著。“今明兩年,中電聯將圍繞全面實施電力標準化戰略這一主題,貫徹落實《標準化法》、國家質量提升行動指導意見這兩項法律政策,突出電力標準制修訂、企業標準化、標準國際化三個重點領域,加強電力標準化體制機制、新一代能源體系標準、標準支撐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中電聯標準四項建設,努力實現電力標準化工作再上新的臺階。”[詳情]
中國北京,2018年7月2日——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宣布,將攜手合作伙伴為青海大美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大美”)在建的甘河工業園區尾氣綜合利用烯烴制備項目,提供高壓變頻器及變頻顧問系統,結合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服務,保障關鍵設備的穩定可靠運行,助力客戶優化能效,降低成本,實現卓越運營。[詳情]
浩亭在阿姆斯特丹電子器件供應商峰會上再獲佳積,榮獲互連與機電供應商年度大獎。 在過去五年,浩亭已經展示出與其全球電氣元件業務相稱的戰略合作伙伴地位。在此期間,他們在北美市場的增長率達到161%,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達到65%,在亞太地區達到了47%。 [詳情]
本文主要介紹了微電網的基礎知識、獨立型微電網、典型方案與成本核算、商業化發展前景、未來展望等內容。[詳情]
根據MarketsandMarkets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電網規模的電池市場需求將達到13.7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至58.2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3.52%。[詳情]
山西大學電力工程系的研究人員趙興勇,在2018年第5期《電氣技術》雜志上撰文指出,微電網是高效利用分布式新能源、降低網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智能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詳情]
含復合儲能和燃氣輪發電機的直流微電網母線電壓波動分層控制策略
內蒙古自治區光熱與風能發電重點實驗室(內蒙古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張繼紅、王洪明等,在2018年第6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為解決微電網運行時慣性小、模式多、對負荷敏感等問題而引發的母線電壓波動現象,從儲能系統的配置優化著手,在考慮荷電狀態的基礎上依據直流母線電壓波動幅值進行抑制,提出一種直流微電網母線電壓分層協調控制策略。[詳情]
近日易事特發布公告,于近日收到廣東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的《關于“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部分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報》(粵人才辦[2018]5 號),公司引進的智能微電網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國際創新團隊項目順利通過驗收。[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