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發展引兩會關注,第四批PPP示范項目公布,多地新政“已在路上”
2月6日,財政部PPP中心公布第四批PPP示范項目。根據專家評審結果,在有關部委、省級財政部門申報的1226個項目中,確定北京市新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北京段)PPP項目等396個項目作為第四批PPP示范項目,涉及投資額7588億元。[詳情]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于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詳情]
最近幾年,隨著環保壓力的增加,環境治理的需求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惡性低價競標的問題也給企業制造了不少困境。[詳情]
污水處理運營中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一些污泥的問題,雖然很多不會導致系統的崩潰,但是污泥的一些表觀可以提前獲知污水目前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詳情]
在國務院諸多部門變革調整中,值得人們關注的是環境保護部,從成立到發展完善的十年時間,它作為一個新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在2008年機構改革后閃亮登場。[詳情]
基于環境治理對改革全局的正向作用,今年環保政策仍將保持高壓態勢,并將通過綠色稅收、法律法規、監管體系改革等制度化措施,形成常態化嚴格治理體系。[詳情]
今年1月1日起,我國首部“綠色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實施,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污染物,過去由環保部門征收排污費,現在改為由稅務部門征收環保稅。[詳情]
2月27日,記者從河南省工信委獲悉,工信部日前公布了第二批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名單,我省推薦的8個企業、2個園區、1個供應鏈企業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企業。[詳情]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詳情]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強“未批先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詳情]
開征環境保護稅作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受到各方高度關注。作為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詳情]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等綠色制造產業正加快發展。近年來,我國節能環保項目不斷引入社會資本,市場活躍度持續攀升。[詳情]
生態文明建設地位不斷上升,環境治理需求日益擴容,行業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使得環保行業成為投資者的“心頭好”。[詳情]
環保產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政府正著力把環保產業發展成為新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而作為環保產業核心之一的環保裝備制造業,也迎風起航,正在從高速增長向持續穩定增長的新階段過渡。[詳情]
2017年12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文件指出參與主體包括發電行業年度排放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為重點排放單位。[詳情]